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01|回复: 16

这个骗子让人叹为观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8 16: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没有办不了的事,他没有不认识的人。只要你能掏出钱来,你就会体会到他的豪爽和仗义。而修炼到这般地步,是他以三次被捕获刑十八年获得的。

这个骗子让人叹为观止
                                                                                         ● 作者:邰少明


一毛不拔当老总

      我们这个案件的主人公名叫张仲祥,是江苏省东台市人,1966年生。他20岁就开始行骗,曾经三次被捕,累计获刑18年,他的青春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2007年4月,出狱后的张仲祥去了浙江,结识了苏北老乡瞿逸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两人聊起汽车驾驶员培训的行情,决定合伙到江苏盐城办驾校,资金双方共同投入,由张仲祥全权负责管理。瞿逸军特地写下委托书,很爽快地拿出14万元资金给张仲祥铺底。
  张仲祥用这钱买了十几台电脑和一辆轿车。随后打电话给瞿逸军:“盐城某局机关有一幢旧楼要卖,你来看看吧。”瞿逸军前来一瞧,三层楼连带一片开阔的水泥地,他点头赞许。张仲祥又递给他一份盖有该局后勤部公章的红头文件,上面批示,该楼售价67万元,一次付清,15天内办妥相关手续。张仲祥允诺:“你出25万元,其余的钱我付。”瞿逸军欣然答应,于6月21日将款拨付。
  可15天过去了,手续还没有办齐。张仲祥解释说,办土地证还差10.5万元。瞿逸军虽然心中不快,但还是汇出了这笔钱。没过几天,张仲祥电话又来了,为便于招生,建议买下盐城公交公司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股权。他说:“价钱被我砍到40万元,你出五分之一吧。”瞿逸军也同意了。
  天气渐凉,房产证仍没有过户;驾校招培100多名学员,利润微乎其微。瞿逸军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这才仔细打听起张仲祥的背景,才知道此人有“前科”。他顿感头皮发麻,于10月初提出撤股。可张仲祥哭丧着脸说:“办校我也投资了呀,现在亏损,不能让我独自承担吧?”扯皮了一个星期,瞿逸军只好自认倒霉了,将四张合计57.5万元的收条换回一张30万元的欠条。张仲祥允诺,年底先还20万元,剩余10万元次年3月付清。
  可到了年底,张仲祥却千呼万唤不露面了;2008年3月,竟连手机都打不通了。瞿逸军慌忙赶赴盐城驾校,所见的情形让他十分惊讶:原先租住自己买的那栋楼二楼的企业并没有搬走。他穿过隆隆响的机器,找到业主杨老板。对方冷笑一声:“张仲祥买了这幢楼?如果真是这样,恐怕连砖头都被扒掉了。”
  瞿逸军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杨老板说:“整幢楼我去年就包租啦,三楼空着没用处,就转租给了张仲祥。这家伙来办驾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游荡,最近接二连三有人来,都是要债的,找不到人就拿东西,不信你上去瞧瞧。”
  瞿逸军到三楼一看,几间办公室空空如也,仅剩下满地废纸和几把缺腿的椅子。再去某局机关打听,这幢楼已定性为危房,始终未曾出售,而且该单位根本就没有后勤部他又去盐城公交公司,负责人董爱民证实,张仲祥压根儿没有买股权,只是挂靠于公司驾校,以公交驾校的名义招生办学,为此没花一分钱!闻听此言,瞿逸军身冒冷汗,只好西 西惶惶去公安部门报案了……

假意办照送“吉祥”

  在大丰市某机械铸造公司经理萧海平眼里,盐城公交驾校的张总很讲排场,人也很讲义气。张总抽的是软“中华”,喝的是“蓝色经典”;上了牌桌,每场输赢都在1000元以上。萧海平很自豪地把张总介绍给自己的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去盐城泡澡,来大丰玩牌。
  2007年10月,萧海平更换了“坐骑”。他问张总,有无门路代办尾数是四个9的汽车牌照?张仲祥手一挥:“小事一桩,没问题!”萧海平满心欢喜,立即按张仲祥的吩咐,叫会计送来2.5万元现金。他打听过,办这种牌照,走正规渠道少说要花4万元。
  消息不胫而走。过了几天,有个私营业主打电话给张仲祥:“我叫鲁兆辉,是萧老板的朋友。我也想办吉祥号牌照,尾数666,能帮忙吗?”
  “这事好办,你带2万块钱来盐城吧。”张仲祥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把鲁兆辉领到车管所,先从窗口核实这个牌照是否发放,然后领来一张申请表,让鲁兆辉填写,接着将2万元钱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年底,又一个叫曾应良的个体老板,经鲁兆辉介绍,直接来找张仲祥,想办个尾数是988的车牌号。张仲祥远在外县,他在电话里吩咐:“我现在回不去,你奔车管所,找一个姓缪的办事员,填张表,交1.5万元……”
  萧海平等人交了钱,一直没等到回音。张仲祥却说:“四个9的牌号已有人办领,等下次放号再瞅机会吧。”
  鲁兆辉性子急,催了几次没用,开始说话不好听了。于是张仲祥只好设法把666牌照领出来,让鲁兆辉先挂到车上,同时为之办理了行驶证。
  其实,“过段时间”纯属托词,张仲祥收了钱,根本没去办照。在他看来,这是钱找他,不骗白不骗,2008年春节前,先后有6个人合计“送”来10.5万元,延至2008年3月,张仲祥似乎从人间蒸发了。

局长跟我是“哥们”

  2007年11月,东台市悦来照相馆迎来一位中年人,衣冠楚楚,举止温雅,那段日子隔三差五就来洗照片。某一天,拿来了的竟是著名歌星xxx。业主老蔡十分惊讶,闲谈中得知:此人名叫张仲祥,是名法官,经常外出办案。前些天赴北京,遇到文化部的领导,大家一起吃饭,歌星xxx特来作陪,在酒桌上得到了这几张照片。
  老蔡敬佩不已,他沉吟半晌问:“我女儿在乡镇教书,一直想调到城里来,你能否帮忙———”
  “这个不难,”张仲祥的目光十分温暖,“盐城市公安局局长姜xx跟我是哥们,这次上北京我俩一块去的。他跟盐城市教育局分管人事的副局长关系很铁,打个电话招呼一声,就能办妥。”
  老蔡心花怒放,当即通知女儿赶快把毕业证书、工作简历、身份证复印件送回家。过了几天,张仲祥登门,说事情有眉目了,只是东台教育局的王局长需要打点。老蔡心领神会,伸出三根指头问:“这个数行吗?”张仲祥摆摆手:“2万元足够了。”
  当天晚上,张仲祥开着车,把老蔡带到某小区,在8号楼前停下,手指四楼的窗户说:“那个亮灯的就是王局长家,你坐在车里等,东西我送上去,人多了他不敢收。”老蔡连连点头,掏出一个红纸包交给对方。
  20分钟后,张仲祥从楼梯口下来了,说王局长不在家,东西由他夫人代收了。老蔡很感激,欲请“张法官”吃晚饭,张仲祥谢绝了;又掏出500元钱表心意,张仲祥也没收。
  过了十天,老蔡追问结果,张仲祥回答“正在办”;半个月后,老蔡请张仲祥“聚聚”,对方说已调到盐城法院;又过去一个月,对方说等盐城教育局正局长从省里学习回来签字。
  老蔡把“喜讯”告诉女儿,女儿觉得奇怪。同事往城里调,并不需要盐城局审批,也无须这么久。父女俩到政法系统打听,东台、盐城都没有这么个“张法官”。老蔡懊悔不迭,再去西湖小区调查,8号楼根本没有什么王局长。有住户回忆:“那天晚上有个中年男子在楼道里站了会儿,鬼鬼祟祟抽香烟,问他找谁,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我以为是小偷,刚要报警,人就不见了……”

这事算你找对人

    大丰市某抛丸机铸造厂郑艳华,是在朋友宴会上认识张仲祥的。初次见面觉得此人谈吐不凡、热情大方,临别时双方互留了名片。2008年2月末,郑艳华急需购买30万元钢材,可手头资金难以周转,万般无奈想到张仲祥。
  张仲祥微微一笑:“这事你找对人了。我有朋友做钢材生意,你先把钢材拖回去,隔些天再付款也不要紧。”
  郑艳华感动得差点落泪。隔了几天,张仲祥来电:“人家目前库存少,要去上海订货,你先预付5万元订金,所缺资金我想办法。”
  郑艳华立即去盐城,张仲祥把她领到东港钢材市场,七绕八拐走进一家门市。张仲祥向郑艳华引见骆老板,并让郑艳华写下所需钢材规格。随后张仲祥低声说:“你把订金给我,然后回车里,我跟他砍价。”
  隔了半小时,张仲祥回到车内,交给郑艳华两张单子。一是该门市便笺纸写的收条,签名龙飞凤舞,看不出叫啥名字。郑艳华皱了皱眉头,但另一张纸写着谈妥的价格,确实比市场价便宜好多,郑艳华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五天后,郑艳华催货。张仲祥说,货已上路,过两三天准到。3月份货仍没影,郑艳华急了,去驾校找张总,人不在;又打了几次手机,对方不接听。琢磨订货的过程,郑艳华的心悬了起来,去东港钢材市场,骆老板咬定:“那人没有订货,也没有交订金,跟我丝毫不熟悉。他在订货前几天找我,说要带个客户来,叫我到时候不要多说话。订货那天,你临走时他跟我要了两张信纸,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郑艳华如坠冰窖,她好不容易稳定住自己的情绪,给张仲祥发了条短信:“钱是身外之物,5万元对我来说是小数目,咱们好好谈谈,你不要不接电话。”可对方根本就不理睬她,郑艳华只好报警。
  2008年8月,张仲祥在东台一家咖啡店被警方抓获。经审查,他还以帮助购车为名,骗得萧海平一张5万元的承兑汇票和驾校某职工13.5万元现金;又以代销白酒为名,骗取盐城地区洋河i酒代理商“蓝色经典”系列白酒70箱。累计作案13起,涉案价值99万余元。
       2008年12月,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张仲祥被大丰市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罚金15万元。这名44岁的男子在尽享富贵之后,开始第四次铁窗生涯。

(注: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 本帖最后由 无悔寻梦人 于 2009-2-19 09: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2-18 17: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2-18 21: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乡智商挺高。
发表于 2009-2-18 22: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问好!
发表于 2009-2-19 1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子就是抓住人的贪财、贪色、贪名等弱点。
要记住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2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刊登于2月12日的《检察日报》。
发表于 2009-2-19 21: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子总会找到让别人上当受骗的缝隙,正如戚老师所讲,天上掉不了馅饼。
发表于 2009-2-24 08: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子就是利用被骗人的心理弱点和贪欲来行骗的。花言巧语,事业有成的样子,出手大方,最终是要你掏钱。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5: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不放连续剧,悠然不来了,点击、 跟帖的人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5: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行骗者之所以屡屡得手,固然跟被骗人的贪念与迷信有关,另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某些机关与企业凭借手中的公信力,想尽办法敛财。比如电话(手机)号码与汽车牌照的所谓“吉祥号”,还有报刊电视言过其实的广告宣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25 14:09 , Processed in 0.020669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