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15|回复: 3

[原创] 睡棺材板的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8 11: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子在川上曰
        一
       “有人吗?陈主任在家吗?”
       那天,我正躲在房间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敲门。放下书,打开门,我发现是一个头发胡子全白了的老人,衣服很破旧,但很整洁。腰板挺得很直,但进门后一直都微微弯着一点腰。他看到我愣了一下,问道:“你就是陈主任他弟弟吧?”
       我点了点头,“我哥出去了,请问,您找他有什麽事吗?”
       “我叫陈凤丹,来找陈主任给我开一个证明材料,然后,在我的申诉材料上加盖一个公章的。”陈凤丹?我好像有印象,我听我哥说起过,曾经是国民党驻缅抗日军队郑洞国将军手下的一个连长。抗战胜利后,回到了老家,生有四子二女。由于儿女不孝,住在一个茅草棚里,晚上就和老伴两人睡在两块翻过来的棺材盖板上面。我连忙给这个老人让座,端上了一杯热茶。
       我问道:“是什么申诉材料?”
       老人家赶紧递给我厚厚的一叠用毛笔写着工工整整小楷的材料,“听说老军长郑洞国将军复出了,在政协工作。我想通过县政协递递材料,看每个月能不能给我一点生活补助。我好歹也在缅甸打过四年日本鬼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我们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老伴18岁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女中学生,就跟着我从上海跑到这个穷乡僻壤,几十年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现在老了,却连饭都吃不饱。我有愧呀!”他的眼睛红了。“只要材料能递到郑将军手里,他就一定能记起我来的。我们从缅甸回来的军官没有多少了,大部分都死在日本人手里了。”
       我说:“您的几个子女也太不孝了,自己的小日子也过得还不错,怎么就让自己的老父老母饿肚子呢?”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也不能怪他们,他们自己的日子能过下去就很不错了。要怪就只能怪我没有本事,没有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说话的时候,当村主任的二哥回来了,给他开好证明材料,盖好公章,又风风火火的出去了。他在告辞的时候,我问他有车费和生活费吗?他迟疑了一下,说有车费,至于生活费,他说老伴给他蒸了一大袋苞谷粑粑。我给了他20元钱,他推辞了一下,就收下了。

       二
       又过了几年,我结婚了,生了小孩,按照农村习俗,要办满月酒。那些帮忙的人我都请来了,就差一个写对联和写帐的帐房先生。我想起了那个一手小楷毛笔字写得特好的陈凤丹老人。于是,我问了一下他家的具体位置,按照习俗,带了一个红包去他家了。
       他家是两间茅草房,在他儿子的几栋高大的楼房后面。推开门,我就看见了一间房屋并排放了两副棺材,棺材板翻了过来,上面铺着被子。他正站在一张老式的桌子前用捡来的旧报纸写毛笔字,一边写一边吟诵着古诗,很是怡然自乐。看见我进来了,他放下了毛笔,很热情地过来招呼我。没有杯子,他就用大土碗给我端来了一碗白开水。
       我问:“前几年上Fang的那件事情,后来有结果了吗?”
       他笑了一下,说:“大概8个多月后,就有了答复。是郑洞国老将军亲自签复的,每个月给我补贴80元钱的生活费。后来,他还到了我们县城,打电话让我去见了他一面。”
       “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应当比以前要好多了吧?”
       他苦笑了,说:“我那几个儿子原来每年给我和老伴400斤谷子,折合大米是280斤,刚好够我们两老一个人的口粮。现在,他们知道我有了这笔钱后,这400斤谷子也不给了,还经常过来借钱。80元钱买米买菜,饿不死了。感谢政府!感谢郑将军!”
       我无言了。“您两老每天就睡在这棺材盖上面?”
       “是啊,反正以后我们死了也是要睡在这里面的。这有什么关系呢!以前那么多死在战场上的弟兄,他们的尸体有的是用火烧了的,有的根本就没有掩埋,也许就被野兽或什么吃掉了。比起他们来,我这简直就生活在天堂里面。我这一辈子呀,多活了几十年,还有一个疼我爱我,跟我生死不渝的老伴,然后,生了一大堆不孝顺的儿子女儿,也值了。人这一生,不能太贪。我现在在写回忆录,还整理了我写的很多诗词。不管以后这些东西能不能见光,但毕竟也是我这一辈子所走完的路,是我留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痕迹。”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过来了。把红纸裁剪好,就开始写对联。他没有象那些老先生一样,翻一本书,抄几条对联。所有的对联他都是微一沉吟,就随手写上了。有气势,也很工整。对联写好了,他就坐在桌前做账房的工作。每一个前来贺喜的客人,都先到他那里报到,交上礼金。他用他工整的小楷一一注明礼金的数目和姓名。
       那天我很忙,到了傍晚客人都散了的时候,我才记起他还没有吃午饭。我连忙去请他入席,他却先把账目和礼金一一清点给我之后,才入席。桌上就我和他两个人。我们边喝酒边聊,他在我的询问下,才很完整地说起他的经历。

       三
       我是黄埔军校23期的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驻缅部队郑洞国将军手下当连长。初到缅甸境内的时候,英国军队瞧不起我们,老是歧视我们。后来英国军队被打瘫痪了,反而是我们的这些武器装备都很差的中国士兵却越打越顺手,打得日本鬼子无还手之力。最后,我们那支部队,在世界上都打出了威风。抗战胜利后,我升了营长,回到了上海。有一个女学生喜欢上了我,我们相恋了。当时,国民党正准备打内战,我不想同自己人自相残杀,就向上级申请退伍回家。我带着部队一次性补发的四年3000多块大洋的工资奖金,还有那个跟着我私奔的女学生,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到了长沙,在一个战友家里玩了两个多月。我嫌那几大箱银元携带太沉重,就全部换上了国民政府发行的纸币。等我和女友回到了老家,那些纸币却已经贬值,变成了一堆废纸。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造反派还在我家里翻出了一大捆发黄的纸币。
       (他笑着说: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本来,3000多大洋变成一堆废纸,是一件坏事。四年在缅甸血战的全部工资奖金,全没了,一文不名的回到了家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当时回家,有钱了肯定就只有建房买地。那个时候,3000多块银元,可以买几百亩上等土地。如果买了,肯定是我们这一带最大的地主。解放后,肯定是要枪毙的。所以,3000大洋没了,却让我和老伴多活了几十年。)
       解放后,尽管有时候的革命运动我看不懂,但我还是积极参加了很多革命运动。很快,我就进入了公安系统。1954年的肖恩反革命集团就是我破获的。肖恩是国民党军统潜伏特务,想也来一次农民暴动。我立功受奖了,被提拔到了县公安局。当时工资低,老婆又是从上海来的,从没有干过农活,一个人在乡下抚养几个孩子,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天哭。我就辞掉了工作,回家种地,同她朝夕厮守在一起。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也充实幸福。有时候,我写首诗填首词,在这里没有人能看懂,我就和老伴自己欣赏品评。
       后来,也有几次机会能让我出去工作,但考虑到老伴,我都谢绝了。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儿女们都长大了。他们在农村里没有什么特长,也赚不到什么钱。我也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家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然就对我有一点怨言怨语。每一次分家,我就搬一次家。最后,几栋房子都分给了儿子们,我自己就只好搭了两间茅草房住下了,但他们好像还是不很满意。我知道,他们是不满意我以前辞掉工作,回到家里陪他们的妈妈种地,让他们失去了一次次进城的机会,他们只是在找一个发泄的借口。
       其实,我这辈子最对不住的人就是我老伴。刚认识我的时候,她还是一个漂亮、天真、活泼的中学生。就这样不顾一切的随我来到了几千里外的大山深处,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一个大老爷们,对她有愧呀!现在,我在你这里吃肉喝酒,她还在那个茅草房里就着腌菜喝稀饭呢。
       (他的眼睛红了,站起身,说应该回家了,老伴在家等着他呢!我叫厨房包了几大包熟菜,让他捎给老伴。又给了他几本繁体的唐诗宋词和厚厚的一叠白纸,让他回家写稿子。他很感激的收下了,带着一点酒意,蹒跚的离去了。)

       四
       离开家乡一眨眼就有七年了。去年,我回去了一趟。我随口问起陈凤丹老人。别人告诉我,他已经仙去好几年了,享年86岁。
       前一天晚上,他还写了几行字之后才睡觉。第二天早晨,老伴把饭菜做好了叫他起床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死去多时了。老伴没有哭,一个人吃了饭,烧了一锅水,把他的身子擦洗的干干净净,又给他换了一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让他继续躺在棺材盖上面。才出去告诉儿子们,说他们的老爸已经去世了。
       老人被抬上山掩埋后,几个儿子就一声不吭地走了。女儿要接妈妈去她家去小住几天,她不肯,说我还要给你爸送饭呢!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了茅屋后,她每天都把三餐饭送到老人的墓前,同老人一起吃。到了第七天,她挨个儿的通知了自己的所有儿女,说你老爸来接我了,我今天晚上要随他去了。
       等儿子女儿晚上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洗好澡,换上了干净的旧衣服,安安静静的也去了。
       (后记:我问起老人写的稿子,他们都说不知道有什么稿子。后来,还是他家一个邻居告诉我,说他的儿子们在茅屋里翻出了几大捆扎得整整齐齐的废纸,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四个儿子,每人分了20多块钱。)

姓名:陈宝川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怀德芳华三区第9栋福怡巷1号能达办公设备(福怡大厦正后面)

邮编:518103

电话:13922879062

发表于 2010-9-18 16: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应该给国民党的这这部分人按照离休干部待遇。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可是,他前些年就死了,政府承认国民党抗日是近2年的事情,而且是为了大陆和台湾统一才有的举动。
不过,好歹他也曾经领过80元一个月的统战工资。
发表于 2010-10-5 01: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写中篇甚至长篇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25 14:30 , Processed in 0.0232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