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在母亲的童话里
孔令玉
一双纤细的手,在柔滑的素绢上穿针走线,上下翻飞。就这么看着,看着,一幅色彩艳丽明快、绣工灵巧细致的绣品就出来了。这位“十指春风”的女孩叫姚英仪,从十八岁开始,用绣花针作画笔,用绣线作颜料,精心绘制出一幅幅自然生动、形象传神的作品,也为自己绣出了精彩的人生。
说到美女,便会想到唇不点而朱眉不描而黛的古典佳人,想到亲吻着花香在蓝天白云下徜徉的现代少女,直到遇见姚英仪,才知道,尘世里,女子也可以这样美丽着,与容貌无关的美丽。
姚家几代单传(指男孩),到了姚英仪父亲这一辈,爷爷奶奶发誓一定要生个男孩,绝不能断了香火,所以,母亲在生了一个女儿后又生下了她。在她落地的那一刻,全家人除失望外还多了一份惊恐,母亲看到家人的表情,转脸望向她,这是怎样的一张脸呀,细细的绒毛中,一块月牙状的红褐色胎记,从脑门处一直弯到下巴。母亲无法经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止不住放声大哭,痛哭后,紧紧地搂住小小的她,害怕被人夺走似的。从那以后,母亲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她身上。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她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稍微知事时,她意识到自己的缺陷,是因为别人投来的目光。她问母亲,脸上这块东西是怎么长上去的,母亲一愣怔,然后给她讲了一个故事。那时刚怀上她,在一个初夏的夜里,母亲做了一个梦,一个很美的梦。在一方荷香氲氤的池塘边,一位身着紫色衣衫的女子,手捧一尺见方的白绢,用银针丝线,绣出傲立于水面上的一朵朵荷花,还有围着荷花游动的鱼,还有游鱼犁起的圈圈涟漪。女子脸上覆盖一层淡紫色薄纱,透过薄薄的面纱,依稀看到一张超凡脱俗的脸庞。就在母亲凝神注视女子时,一阵风过,拂去女子的薄纱,露出脸上一弯月牙状的红色印记,像绽放在素绢上的红色花瓣。这一刻,母亲突然看到女子手中素绢上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竞相绽放,鱼儿也摇摆起尾巴……遇到仙女了!母亲一惊,醒了,屋里似乎还留有荷花的清香。
母亲说,那女子脸上的印记,和她长得一模一样。
母亲讲的故事,让小英仪觉得很幸运拥有这块胎记,也觉得自己是美丽的。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她第一个报了名,看到老师一刹那的迟疑,她脱口而出,我可以领舞,因为就我脸上有一块胎记,您要是觉得不好,我可以在脸上覆盖一方纱巾,说着露出一脸天真的笑。那一刻,老师为自己的迟疑感到内疚,也被小英仪的纯真感动。那一次,小英仪一直表演到县里的大舞台,还捧回了奖状。母亲把她演出时拍的照片,和奖状一起挂在墙上,照片上的小英仪,在薄如蝉翼的水蓝色面纱里,微笑着。
在成长过程中,姚英仪不止一次地梦到母亲梦中的那位仙女,梦见一幅幅精美的刺绣。18岁那年,她去了苏州一家刺绣公司。说来也怪,姚英仪在这方面很有天赋,通过几年时间的勤奋学习,在全厂所有女工中,姚英仪的刺绣水平出类拔萃,她的绣品《龙游凤舞》被省工艺博物馆收藏。24岁这一年,她回到了自己的小村子,利用废弃的村小校舍,办起了刺绣工艺厂,方圆几个村的留守妇女都跟着姚英仪学起了刺绣。一幅幅绣品走向全国各地,一笔笔收入流向小村子,只几年功夫,姚英仪的刺绣工艺厂就拥有几百名工人,而且她们的绣品图案秀丽、线条流畅、绣工精致,多次获奖。
走进姚英仪的绣品展览室,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世界,《喜鹊登梅》、《鸳鸯戏水》、《争奇斗艳》、《方草依依》,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姚英仪一边讲述着她的刺绣,一边不时用手拂一下散在脸上的秀发,一缕缕秀发在胎记上飘动,若隐若现,有种神秘的美感,和她的作品一样美。
[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11-9-13 14:4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