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92|回复: 0

咏物提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7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咏物提要
自古以来有类诗文,不喜开门见山直抒怀抱,而善假托他物曲致胸臆,令人读时浮想联翩,掩卷回味无穷。屈原的《桔颂》,陆游的《咏梅》固属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他赞风云雷电颂山川花鸟的佳作也不胜枚举。这类咏物的文笔与通常所谓景物描写形似而神异,两者概念和功能也不尽相同。前者是写作的主旨,着眼于点,目标集中,有相对之独立性;后者只作为衬托,着眼于面,视野较宽,有相对之依附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显然是咏物之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当属景物描写。据此,特定的咏物之物是是主题的载体,一般的景物描写对象是主题的烘托或反衬。

咏物作品具有特殊的魅力,然而写好却不容易。分析、总结名家的创作实践,若能明确并掌握如下几个要点,将有所裨益。

一、托物寓意是目的
状物在这类作品中虽是创作的材料,是致力点所在,但本身并非目的,只是手段。作者欲将某种感触和思维作委婉曲折之表达,遂寓意于物,所以寓意是目的。屈原《橘颂》“受命不迁”,“横而不流”,自况品格坚贞。陆游《咏梅》“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以示气节清高。纯粹的景物描写在早期的作品中也不乏生动美妙之文笔,例如“春冬之始,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江水》。这类描写旨在再现大自然的风韵,虽“良多趣味”但无深意。而我们读《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悠悠乎与浩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则发觉作者将自己人格“特立”的感悟寄寓于西山,假托西山表达,这已超越了客观再现的格局,带有主观表现的手法。托物寓意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高于纯粹的景物描写。

二、物意感应是前提
某类物象作用于人的感觉,产生思维,即先有物,后发意,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某种思绪与特定之物产生感应,并借该物传递,即先有意,后托物。这是感觉同化事物的过程。无论感觉之物或想象之物都须具有表现某种意念之特征,彼此才能感应。能感应才能传递,这是前提。一定的物象具有一定的特征,因而只能表现一定的意念,这是客观的局限导致主观的局限。花能象征美或坚贞,却不宜象征力和威武。春风和秋风,夏日与冬日各不相同,其象征性也都有局限。雪莱的名诗《西风歌》最后一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传诵至今两百年,响彻世界每个角落,不正是以冬春交替的自然规律贴切、巧妙地象征了人类命运、革命斗争的进程吗?这无疑是物意感应的典范。如果以春夏、夏秋或秋冬季节交替来象征,便无法表达上述意念。

三、炼意择物是功力
状物想不袭陈言,不落窠臼,须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一方面要将意反复提炼,使之进入新领域,上升新高度。另一方面对所托之物须多加选择,力求精当。如此,意才有表达之价值,物才有传递之优势。择物求异而避猎奇,求新而避生僻。鲜为人知的物象,即使写得十分细致,也难激起读者的共鸣同感。此外,旧物可以新观,所谓“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文心雕龙•物色》。只要变换角度,也能予人新的启迪,深的理解。这是主观的能动调动客观的能动。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旧物可以新观;郑板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后一句讲的就是求异求新。贾平凹《丑石》以平凡熟悉而又奇特新颖之物,寄寓了“世俗眼光里认为丑的东西实际上是美的”这种新颖的意念,这是新物新说的佳作;郭沫若《杜鹃》以“欺世盗名”的主题与前人的赞词“爱的象征”唱反调,乃是旧物新观的上品。

四、物意适度是关键
寓意于物既属一种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则意宜隐宜约,物宜显宜丰。状物虽属手段,却是描写的主体,用笔须细致饱满,否则这个意的载体将载不稳或载不实;寓意虽是目的,却不可多用笔墨,写多了便类似蛇足或谜底。有些作品,于充分状物之后犹恐读者不解其意,又特意赘述一番。既然按捺不住直陈的欲望,又何须托他物来传递?其次,就状物本身而言,也须适度,应致力于物意感应部分而略及其余。反之,面面俱到特征必然被淹没,结果所寓之意难以表达,印象模糊。因此,“宜显宜丰”非泛指,而系特指物意感应之处。周敦颐的《爱莲说》“独爱莲之出瘀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文字对我们的启发至少有两点:一,物意部分写得细致饱满;二,莲的其他状况未着一笔,不是还有颜色、光泽、生长季节等等吗?然而作者全省略了。文章最后只用了一句:“莲,花之君子者也”点出君子高尚这一题旨,其物意适度符合了上述两项要求,堪称咏物之范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2 02:01 , Processed in 0.00918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