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单国顺 于 2012-4-19 22:26 编辑
那片油泥土地﹙修改稿﹚
单国顺 为一部文集取个合适的名字是很难的事。我为我的一部文集取名苦思冥想了好几天,总觉得这也不妥,那也不恰当。最终我想到了生我养我的那片油泥土地,我的生命之根,于是把文集定名为《油泥地文集》。 我生长的那方土地属苏北里下河平原,更具体地说是在阜宁县射阳河南一个叫陈良的地方。那里历来种水稻,属于水网地区。我不懂土壤学,据说那里的土属湖相沉积母质,粘性重,肥沃,农业产量也高,是本县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本县的土壤类型有好多种类,大面积可见黄河夺淮,黄淮合流所挟带来的沙土,是黄泛区的产物。这些地方过去多为旱地,目前也都种上水稻了。但听人说,还是我家乡油泥地里长出来的大米好吃,因为那是从粘土上生长出来的,植物的根扎得坚实。 就说这油泥土的粘性吧,下雨天最能体现它的特色。雨一旦把路面打湿,湿泥粘住鞋底,越积越厚,鞋子越走越重。常常漫过鞋帮。所以,走几步就得提脚甩一下泥块。有时连鞋子都能甩脱出去好远。这时赤脚走路是最好的,反而显得利索。至于自行车,那是骑不了的,车轮早被湿泥粘住,这时只好车骑人了。如果雨下得很大或连续下雨,路上满是泥浆,就像一锅稠粥,滑得很。所以家乡的大人小孩滑泥浆路那是敢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管是穿雨鞋还是光脚,左扭右滑都不容易跌倒。脚趾脚跟都很用力。特别是脚趾要抠到坚泥处方能走稳。当然也有滑倒的时候。当泥泞的路面被风日吹晒干以后,那被行人踩出来的犬牙交错般的痕迹,似钉,似刀锋,坚硬如铁;路是很难走的。故而他乡的人提到我们的家乡,最大的感觉是路难行。加上是水网地区,交通本来就不便。当然这种局面早已得到改观,乡村道路都硬化了,现在村村通公路,不少是水泥路面。 说到家乡泥土的粘性之优越,另有一证,那就是早年农家人造泥房子就地取材,用这种土非常好。后来轮窑烧砖,用这种土烧制出来的红砖坚硬无比。 这种油泥土庄稼长得好,花也鲜,草也肥,生机无限。世世代代的劳动者把每一块油泥土地侍弄精熟无比,让它长出种种精彩,也长出无数生动的故事来;悲欢离合,生生死死什么都有。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勤苦耐劳,富有创业精神。他们热爱生活,也懂得生活。当然,他们不光看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有许多儿女从这方土地上走出去,到外边的世界去创造辉煌,赢得某种成功。就比如参与举办本期“新宁杯•锦绣家园”征文大赛活动的江苏新宁建设集团其董事长及主要骨干,皆生于斯长于斯。董事长许学成,曾经是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村官,他带着油泥土的性格,走上创业道路,从村里走到镇里,走到县城,把他的建筑杰作推向名市他方。从油泥土地上走出的人都是脚踏实地的。新宁建设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至于拥有今天偌大的建设集团,体现了创业者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展宏图一片于斯世,建广厦万间于人间。许学成和他同伴们的成功,一定程度是得益于这片油泥土地给他们提供了历练的舞台和机会。 这方油泥土地生长庄稼,生长草木,也生长文字。我的那些不算成熟的文字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我的文字记录着这片油泥土地上的人事、人情,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风情,包括草木。人生命的血脉始终与生长他的那方土地相通。 我们这代人可能是写传统农耕文明的最后一代作者了。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有水车、犁耙、牛歌,几十个人次第下趟栽秧,几十个人络绎不绝地挑着稻把,打着劳动的号子,行走在乡间的泥路上……这样的劳动辛苦,但场面很壮阔。油泥地里的茅庐,我们曾经出入过;小河小港上的木桥,我们曾经行走过。 家乡的油泥土地锻炼了我和我同乡人的脚板,也种植了我们世世代代的爱。这种爱是多么的浓稠和炽热,多么的不由自主。 当置身于这片油泥土地,我们忍不住要向它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