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正和 于 2012-7-9 15:14 编辑
小时候,我家住在龙冈的“坊桥口”附近。坊桥建在横贯小镇东西的市河上,连接南北老街。坊桥便坊桥吧,偏偏加上一个“口”字,大约是学北京菜市口、南京新街口或者盐城鱼市口那么一种意思。我的家紧挨着市河,而被龙冈人称做“大河”的蟒蛇河离我家其实也近。少时顽劣,两手指夹着那玩艺儿,从我家往大河边跑,边跑边撒,一泡尿没撒完,大河边也就到了。
说苏州“人家尽枕河”,当然是雅。其实在龙冈这样的江北小镇,“枕河”的人家也不少。甚而有一点要比苏州来得合理——镇上“枕河”人家的房舍门前或身后,总会留有一条窄窄的小路,起码是方便了他人的通行。在不知自来水为何物的年代里,从市河或大河里用木桶挑水、抬水的人们,常常会在河岸的小道上撒下一路的水迹。
家住水边,旧时记忆如同水中的清波,常常在我的脑际荡漾。
唐代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接“人家尽枕河”之后,还有“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之句,我当然能体味那样的意境。且不说龙冈镇子外围的凤凰桥、青龙桥等,单单在一条东西向的市河上,便一溜烟排开了五座小桥。其中三座我是说不清名儿了,紧挨坊桥西的一座倒是清楚,叫文曲桥。相传明代兴化籍状元李春芳曾从此桥通过,因之得名。听镇上的老人们说,早先的文曲桥是单孔砖拱结构,而我记事时,文曲桥已变为原木结构的了。杜荀鹤把“卖菱藕”和“小桥多”联系起来,堪称妙笔。用小船满载菱藕到龙冈镇上卖的,通常是周边的农人。坊桥西有小码头,进镇的小船一般停靠在那里。菱藕是不需往岸上搬运的,张爹爹、王奶奶们,李三爷、刘四妈们,总喜欢拎上竹篮直接到船上去买。黑黝黝的农人手臂和那白森森的鲜藕身段,是一种鲜明的对照。菱没有藕那般的身价——“尝一颗菱角吧,不脆不甜不要钱!”,农人索性慷慨。渔人则更有点儿情调,用那种小“鸭溜子(放养鹅鸭用的小舟)”载着鱼鹰在市河里游荡。舟身两侧双双支起一些树丫,以供鱼鹰栖息。鱼鹰的脖颈上常被扎上细绳,不会影响呼吸的,只是提防那些小家伙一时起了贪念而吞下到嘴的鱼儿。渔人双手划桨,有时脚下会敲动一种长条木板,“咔哒、咔哒”,节奏平稳舒缓,许是为了惊吓那水底的鱼儿,以便鱼鹰捕捉?市河里捕鱼自有好处——接下来,便可当街卖鱼货了。龙冈早在隋朝便以“千家居”之名兴盛一时,可惜生在晚唐的杜荀鹤老前辈未能见识龙冈之水!
家住水边的孩童少有不会游泳的。我学游泳时,约摸八、九岁光景,地点在文曲桥东。常常光着腚——反正水中没有女孩。女孩得穿小衫小裤,一入水便贴身,怪不好看。涨水时节,“光腚”们纷纷从文曲桥上往河中跳。绝不是双手前伸跃入水中,而是站立如冰棍一般,垂直插入水中。往往有激烈的水仗,河中一下便闹开了锅,引得躲在河岸房舍一侧偷看的小女孩们抚掌大笑。从大河上的凤凰桥往水中跳、往正好行至桥下的运砂船上跳,那是大孩子们敢为之事,小孩子家可不敢。不过,我等也有结伴横渡百米之宽蟒蛇河的“壮举”,甚至还有双手紧拉过往客轮的船舷让客轮拖带“好老远”的经历。
后来,我的家搬进了盐城城里。虽然进了城,我们依然生活在水边。因为我们这座城市,本来就是“百河之城”。串场河、蟒蛇河、新洋港、通榆河、小洋河,还有后来的聚龙湖等一大批河湖极尽温情地环绕着、装点着我们的家园。即在我的家乡龙冈,占地3000余亩的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和处理工程——盐龙湖工程也即将竣工。那里面流淌着的,都是我亲爱的家乡水。她们,都在默默地奉献;又似乎在无声地向所有注重发展与环保、注重污染与治理之间重要关系的人们致谢!
曹文轩先生著有《水边的文字屋》,其中自称“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曹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盐城人,其挚爱家园、挚爱家乡水的赤子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先生的同乡,我们当属他的知音了吧?!
作者:许正和 邮编:224055
Q Q:695577930
邮箱:xuzhenghe88@163.com 我的新浪博客欢迎朋友光临指教:http://blog.sina.com.cn/u/1263299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