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43|回复: 1

走向大海【编号:27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8 14: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12-9-28 15:57 编辑

陈齐放
小时候,我特别向往大海。那时我生活在苏北阜城镇,这是一个古老的小县城,虽然离海不算太远,只有几十公里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却一直没能见到大海。
之后,我们全家下放到乡下,常听“下海”这两个字:冬天,本地农民到射阳海边去割芦柴;农闲,农民到海边拾水产品;还有的农民到海边去挖盐蒿,背回来填肚子充饥。读初中时,我第一次随亲戚走进了大海。那天风高浪急,来自阜宁吴滩公社的两只打渔船躲避不及,被大海吞噬了。海岸的遇难者家属呛天呼地、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悲惨的一幕令我心悸。“大海太可怕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抹上了一层暗色。唉,阜宁临近大海,可得到大海的恩惠实在是太少了,有的只是苦涩的回忆。
  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当然有过很多次机会走近大海。大海也向我呈现过它不同的神采,也因此构成过我或震惊或浪漫或沉痛或愉悦的生命记忆片段。但有一点却是恒常不变的,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总是只能走近它,却不敢再走进它。即便是到了像三亚湾那样秀美旖旎的沙滩上,看大海把一排排银饰雪雕美丽如画的浪花推涌到岸边,我也不敢再往前走一步,更不要说下海去游泳了。是的,几十年前留在我幼小心灵上的那个烙印太深峻了,结论也仍然是唯一的:在大海面前,人类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向。由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向而引发的惊恐,是人类所有惊恐中最无奈最绝望最痛苦最能引起心理痉挛的一种惊恐。我似乎也因而明白,那群海上打渔人身上所呈现的沉默和自卑,正是这种最可怕的无奈人生衍生给他们的一种精神异质。
但最近我却走进了一回大海,我的想法有了根本的改变。有人提议我去胶东的一个小岛上走一走。于是,在朋友们的周密安排下,我坐上了偌大的海轮。抬望眼,岸边一溜排高耸的风力发电塔,呼啦啦地旋转。深海里,一座座从海底开采石油的平台。朋友告诉我,那风塔上的叶片,就是你们阜宁生产的呀!我惊讶,我自豪。是的,苏北沿海大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我们阜宁虽然不临海,也主动策应沿海大开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海的怀抱。2008年1月19日,是阜宁人民永远铭记的一天,这天,阜宁汉德风能设备公司(后改为协鑫风电公司)投资兴办,新上10条叶片生产线。2008年8月首支1.5兆瓦叶片正式下线,2009年5月18日,在一期工程1.5兆瓦叶片批量生产的时期,首支2兆瓦叶片成功试产,协鑫风电立足阜宁,保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沿海风场发电需求成了可能。
近年来,阜宁着力打造江苏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和重要部件生产研发基地。今年全县风电装备等新特产业新上投资超千万元项目405个,形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319.1亿元。入户阜宁县的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成全球首家反向平衡法兰生产基地;神山风电一期工程竣工,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装备最好、技术和生产能力最强的风电塔筒专业生产厂家。目前全县已形成发电机组、塔架、机舱、叶片、变频器及电气控制制造,包括维修检测及咨询等完整的产业链,建成了全省最长的风电装备产业链,产品已被列入江苏风电场设备招投标目录。
我们敬重大海,但不“乞讨”。我们依靠大海,但不无奈。我们向望大海,拥有比大海更宽广高远的视野和胸怀。我们是大海最忠诚的儿女,却又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海的纯净;我们热爱大海,让大海为人类奉献出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源。是啊,海风吹佛了千万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苏北沿海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在勤劳智慧的沿海人民的奋斗中,我们才彻底改变了人与大海的关系,才让浩瀚的大海、浩荡的海风造福人类,服务人民。使得本位于海口、随着滩涂每年向大海淤长而渐离大海的阜宁人享受到大海的恩泽。
当然,大海仍然是人类必须敬畏的偶像。但是,这一个个在大海中产生的奇迹,确确实实在告诉我们,人类是可以把控自己命运的。在经历若干年奋争后,临近大海的阜宁人是可以成为大海出色的朋友的。
我们对阜宁风电装备产业的兴起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憧憬。奋斗中的阜宁人,我们自豪、我们迈步走向大海,我们建设着锦绣的家园!

通联:江苏省阜宁县阜城镇北门街1号新闻信息中心五楼 《阜商》杂志社
邮编:224400  
手机:15151005044
   电子邮箱:chenqif@163.com
发表于 2012-10-18 14: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天明:走向大海 薄熙来感慨“獐子岛奇迹”
2009年10月12日 10:51:2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查看评论手机看新闻字体:大中小
温州手机报,移动发送wzsjb到10658000 联通发送821到106557877
  小时候,我特别向往大海,那时被寄养在苏北祖父母家。那是一个古老的小县城,虽然离海不算太远,只有十六七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却一直没能见到大海。

  真正第一次见到海,是在我10岁那年。那年,父亲病故。祖父母让我独自带着两个妹妹去上海找妈妈。去上海,就得坐轮船,得出海。也许因为半个多世纪前的孩子都比较早熟,也因为遭遇丧父失怙之故,那天,在我眼里,所有的物事都是灰色的。天灰,海灰,云也灰,停泊在不远处的那艘铁壳船,不仅也是灰褐色的,而且还肮脏,拥挤,甲板上总在发出一股股热烘烘的骚臭味。码头吃水浅,铁壳船靠不过来。轮船公司只得用一条小木船分批地把乘客摆渡到铁壳船上。我屏住呼吸,默默地倾听着船工出力摇橹时发出的那一下下吱扭声,生怕自己一喘气一出声,船会因此而倾覆。在无边无际的涌动的大海面前,留给我的一个印象就是:大海可怕。

  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当然又会有过很多次机会走近大海。大海也向我呈现过它不同的神采,也因此构成过我或震惊或浪漫或沉痛或愉悦的生命记忆片段。但有一点却是恒常不变的,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总是只能走近它,却不敢走进它。即便是到了像三亚湾那样秀美旖旎的沙滩上,或站在美国大西洋城那条闻名于世的海滨木板大道上,看大西洋把一排排银饰雪雕美丽如画的浪花推涌到岸边,我也不敢再往前走一步,更不要说下海去游泳了。虽然我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但我还是只敢远远地看着它。是的,几十年前留在我幼小心灵上的那个烙印太深峻了,结论也仍然是唯一的:在大海面前,人类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向。由于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走向而引发的惊恐,是人类所有惊恐中最无奈最绝望最痛苦最能引起心理痉挛的一种惊恐。我似乎也因而明白,那群木筏工身上所呈现的沉默和自卑,正是这种最可怕的无奈人生衍生给他们的一种精神异质。

  但最近我却走进了一回大海,我的想法有了根本的改变。有人提议我去一个小岛上走一走。于是,在朋友们的周密安排下,从来也没离开过海岸的我,离开了海岸。从来也没有上过岛的我,上了一回岛。这个小岛被大海整整包围了五亿七千万年。当向它驶去的时候,一直在我脑海里顽固地翻来覆去的念头竟然仍旧是:深入大海,面对久困在大海之中的岛民和渔民,我会再度见到一种什么样的沉重和谦卑?它毕竟被大海包围了五亿七千万年啊。一路忐忑,一路期待。

  我们在岛上待了3天3夜。我只能说我再一次被惊着了。被惊着的原因是,小岛上完全没有我过去在某些渔村里常见的倒扣在沙滩待修理的破渔船;见不到在沙滩上织网的渔家女;见不到那些无奈地在山坡上错落的破旧石屋和晾晒着的臭咸干鱼。有的是宽平的街道和红黄相间、相当现代的居民楼,是热闹的商业广场。在那条大街上,还跑着一辆辆出租车。街心公园背后的高坡上巍峨地屹立着一幢非常气派的大楼。它的气势,我毫不夸张地说,即使认为它是某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也不为过。但它实际上却是这个小岛的一座小学。学校操场上铺设着桔红色的塑胶跑道。而同样精美的还有它的养老院,幼儿园,渔民居所。在这儿,每一个渔民的孩子从入托到读完高中,全部免费。所有老人养老,全部免费。任何一个渔民的孩子只要呱呱坠地,就拥有这个公司1000份股票,就成了这个渔业公司的主人。他们早已不只是单一地靠捞鱼为生了,而是用当今最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往大海里养殖各种各样的海珍品,到该捕捞时,再去“收获”它们。当年大连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对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已经把大海变成自己的一个“海底银行”了。因为每到盛产期,他们每天都能从海底捕捞到价值100万元人民币的海珍品。

  我看到了这样一群渔民,他们敬重大海,但不“乞讨”。他们依靠大海,但不无奈。他们扎根于大海,却拥有比大海更宽广高远的视野和胸怀。他们是大海最忠诚的儿女,却又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海的纯净。执掌这个小岛渔业公司的董事长,竟然是一个渔民的儿子,今年才40来岁。这个渔业公司已经在深交所上市。总资产已达数十亿元人民币。我请求他带我们去看看他家的旧居,去看看40年前他和他的祖辈们是怎么活着的。他带我们上了离这个小岛还有两海里的一个更小的小岛。上山的小路完全埋没在齐腰深的野草和灌木丛中。旧居是料想中的石屋,现在已经无人居住了。那两间空空的石屋同样被杂树和从后山坡上“倾泻”下来的斑茅草埋没。我们在这斑茅草丛中争相和董事长、和那两间破旧石屋合影,只是为了在心底里留下一份真切的感动和感慨。是啊,几十年,在悠悠历史长河里无非是弹指一挥间而已,但他们却完全改变了人与大海的关系。这个小岛叫獐子岛。

  离开小岛的头一天晚上,喜欢热闹的朋友们,在海滩旁的一个大棚子里,面对正在涨潮的大海,喝了很长时间的酒,唱了很长时间的歌,我没去掺和。我和妻子在岛上灯光不太亮的那些地方,走了许久许久。我不知道自己还想寻找什么。是还想去寻找那种“海的沉重”?它一定还是存在的。因为我知道,即便再过60年,我们再创造百万个这样的“獐子岛奇迹”,大海仍然会是沉重的,遥远的,偏僻的,古老的,不可征服的。她仍然是人类必须敬畏的偶像。但是,这一个个在大海中产生的奇迹,确确实实在告诉我们,人类是可以把控自己命运的。在经历了这60年的奋争后,中国人是可以成为大海最出色的朋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10:41 , Processed in 0.0115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