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海峰 于 2012-10-5 08:27 编辑
小时候家在农村,早早的就会煮饭。我八岁的时候就能为家里人煮饭了。那时候大人都在生产队里“上工”,小孩子在家里能为大人煮饭,大人回来就能吃到饭是大人们最欣慰的事情。那时候煮饭不比现在,都是用大铁锅煮的,土灶,我那时候还和灶台差不多高,拎锅盖的时候够不着,还要拿个板凳垫脚,淘米、生火、搅饭锅,那是忙的不亦乐乎,将就着把饭煮熟了,才开始有点忙乱,渐渐的也就按部就班了。 现在煮饭的工具很多了 ,煮饭也比以前方便多了,再也不要象以前那样生火,纳草,在火堂口烟熏火燎的的了,电饭煲或高压锅方便的很。但比较起来,我觉得还是过去的大铁锅煮的饭香,饭的香味来源于锅巴。一定年龄的人大概都会记得小时候吃锅巴的乐趣。一般待饭熟后再往灶堂里塞把草,用小火焖几分钟,锅巴便会脆而不焦,真是既廉价又方便的零食。不过这中享受也不是经常可以得到的,一是那时候柴草紧张,家里人不允许往火堂里多塞草,二是锅巴是很耐饿的,要留给家里的“劳力”吃,小孩子只能享用很少的。 打记事起,已经是包产到户了,那时煮饭一般是一半糁子一半米,待米下锅后收汤前要“搅饭锅”,就是用铲字把米和糁子搅匀。后来读初中就吃纯米饭了,那时候住校,学校采取的是蒸饭制,每人用一只饭盒,自己将米淘好,放到班级的大框里 ,由生活委员安排人轮流抬送到食堂,放在一个木制的大蒸笼中,饭熟后由师傅把每个班的木框再抬到食堂前的大场上,下课后各人去找自己的饭盒,几百人挤在一起,小鸡抢食似的,场面十分壮观。蒸饭的好处是每人可以充分享受在自己定量范围内每餐吃多吃少,吃好吃差,但有利有弊,买米、淘米、洗饭盒,这些麻烦不必说,最讨厌的就是有人吃错饭,有的是粗心大意拿错了饭盒,有的是存心不良,顺手牵羊,因此,一到开饭时间,那种一拥而上的的景况可想而知了。
关于煮饭,有一件事一直保存在我的记忆里,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家乡来了一支石油探矿队,他们在野外作业,因居无定所,所带的物资是越少越好。他们煮饭的方式是将米盛在用蒲草编织的小包里,扎成口袋,放锅里,蒸成的饭夹着蒲叶的清香,闻起来有点象粽子的味道。一天中午,我早早的上学,到他们炸矿的地方看稀奇,直到他们吃完饭,拎着蒲包把剩下的饭带给作业人员,我才意识到上学已经迟到了,才赶紧朝学校跑,到了学校还被老师罚站了好一会。 关于煮饭的记忆,还可以说许多。现在,老家几乎也家家都用上了液化气、电饭煲,现在的孩子无法理解那时候为了煮饭冬天我们小人还要到沟边去拾柴草,当时看起来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好办法,现在看来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我把那些办法将给上小学的儿子听时,他认真地盯着我说:“爸,你们那时怎就那么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