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60|回复: 10

[我的文学梦]文学梦,我心中永远艳丽的奇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8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苏北佬 于 2016-7-18 14:00 编辑

                                                                         文学梦,我心中永远艳丽的奇葩


                                                                                              王大庆

    五十年代末上小学时,我就特别爱看文学书。那时接触最多的是一些小人书,诸如《列宁的故事》、《三国演义》、《水浒》等。看这些小人书主要是出于画面好玩,深文大义不求甚解。但却引发了我写作文的兴趣。

    小学高年级时,老师把我写的一篇作文“露珠”略加修改后推荐给了《少年文艺》,想不到竟然发表了。当时那个高兴劲儿就像“范进中举”似的。老师对我大为赞赏,说一个小学生的作文能上著名儿童文学期刊,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个先例,勉励我继续努力,将来争取当作家。同学们也为我高兴,把我这篇作文当作范文研读。父母更是喜不自禁,夸我有出息,让他们脸上有光,要姐妹们向我学习。这以后,我又在《少年文艺》上刊载了一篇作文。由此也激发了我的文学梦。

    考进中学后,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不少现代长篇小说,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青春万岁》、《铁道游击队》等,以增加文学修养,追寻文学梦。可没多久,文革开始,停课闹革命,教课书都不让学了,那些文学书藉更是被打入冷宫。继而,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文学梦虽离我而去,但在我心中并没有破灭。“扎根”农村之际,我特意找来一些包装箱板,做了一个小木箱,把平时爱看的书一古脑地全放了进去,其中既有“青春之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红楼梦”等中国名著,也有“牛虻”、“鲁滨逊漂流记”、“死魂灵”等外国名著。

    当时,我白天下田干活,晚上就点着油灯偷偷看书解闷,倒也不觉得生活有多枯燥无味。靠着这些文学书籍,使我度过了10年艰苦的农村岁月。

     从农村回城时,我仍当作宝贝似地随身携带着这一箱子已磨烂书皮,缺页少角的旧书。无论生活多么动荡,迁徙多么频繁,别的都可以舍弃,书却如影随身,不忍割舍,恍若一个失去家园的人守护着硕果仅存的故什。

     进工厂的第二年,时逢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向全国职工发出“开展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活动通知”,一时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全民读书热潮。文学解冻后的文学热更是深深感染了我,也重新激发起我的文学梦。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能,我和厂里的几个青工一起到县总工会夜校报名,参加《山西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刊授文学班。刊大虽然教材只是《文学理论基础》、《文学概论》、《写作基础知识》等书籍,但由于没有老师讲授,只是定期请中学老师辅导,因而要想学好真不容易。为了互学互帮,我与同厂上夜校的青工组成了一个读书小组,大家在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我读书学习很“迂”,碰上一个问题搞不懂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次,我遇到一个想不通的问题,放学后便留住了读书小组同学,几个同学费了一个多小时才解开了我心中的疑团。回家时路灯都熄了,然大伙儿兴致仍很高,一路都谈着读书的话题。那时小城供电不正常,晚上经常区域性停电,每当家中停电,我就到不停电的亲友家去看书,或者躺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在那段难忘的时光里,已经不太年轻的我除了上班就是读书学习,觉得人生非常充实和满足。

    那个时候人们购买文学书籍的热情也很高,新华书店门前常常排起了购书长队。不少人也不问排队是买什么书,跟着排队就是。总觉得排队买到的书就是好书。我一有闲空就往新华书店跑,看到来了新的文学著作,就像饥饿的流浪汉扑在面包上,贪婪而急切地啃了起来。当时我的工资只有28.5元,除了每月上缴10元伙食费给父母外,余下的我全部用来购买心仪的书籍。有些刚出版或再版的文学名著和辞书很紧俏,预订了还不一定能买到,为了避免我订的书被其它顾客抢先,我叮嘱家人天天跑新华书店。《辞海》(文学分册)、《飘》(上中下三册)、《一生》、《牛虻》、《悲惨世界》、《水浒传》、《三国演义》(上下两册)……等一批优秀的辞书和中外名著都是那个时候购买的。

    刊授文学班的学习和大量文学书籍的阅读,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 1983年,我以高分考进中央电大,圆了我的大学梦。上电大期间,我在《工人日报》、《采风报》、《中央电大教育》等报刊上发表了“被群众误解了怎么办?”、“蝎子风传说”、“反刍与清仓”、“因书制宜,灵活多样”等10余篇散文、杂文,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电大毕业后,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于文学创作了。那时搞文学创作的人很受人尊敬,也很受领导重视。由于我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很早就加入了省作协,又受邀担任几家报纸杂志副刊的特约撰稿人。因而工友们都尊称我为“老师”,一些单位举办文学写作培训班,也常常邀请我去讲课。文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助我进步,伴我成长。30多年来我在国内数百家主流报刊及港、澳等地知名报刊发表随笔、杂文、散文、小说等500余万字。100多次获全国文学征文大奖。部分作品入选《盐城市获奖散文选》、《文苑》、《爱你》、《天下阅读》、《特别关注》、《经典杂文》、《2014中国杂文年选》、《书缘》等文集。其业绩入选《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大辞典》。团结出版社还为我出版了135万字的《心灵的星空——散文集》、《心灵的星空——随笔集》、《心灵的星空——杂文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文学渐渐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很多人不再爱好文学,不再追崇文学之星,纷纷忙着拚打自已的事业,忙着建立自已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圈”。可我却仍执著地继续读自已的书,写自已的文章,坚守着自已的精神家园。我总认为,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人类社会几千年以来一直有文学的血脉在流淌,决不可能因为社会某个阶段的某种时尚而断流。可看到书店那么多名人著作无人问津,看到周围搞文学的人一个个转行,想想自已孤芳自赏何时修得正果?伤感的同时遂产生了“还俗”的念头。就在此时,著名作家韩少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学何为”又使我继续追寻文学梦。

     少功先生在文中说,他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价值?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吗?答案是:不能。因为除了极少数畅销书,文学自古就是微利甚至无利的事业。而那些畅销书的大部分,作为文字的快餐乃至泡沫,又与文学没有多大关系。但这不能就代表文学没有作为,因为“人以情义为立身之本,人类社会几千年以来一直有文学的血脉在流淌。在没有版税、稿酬、奖金、电视采访、委员头衔乃至出版业的漫长岁月,不过是仅仅依靠口耳相传和手书传抄,文学也一直能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向人们传达有关价值观的经验和想像,指示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这样的文学不赚钱,起码赚不出什么李嘉诚和比尔盖茨,却让赚到钱或没赚到钱的人都活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因此它不是一种谋生之术,而是一种心灵之学;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修养。把文学与利益联系起来,不过是一种可疑的现代制度安排,更是某些现代教育商、传媒商、学术商等等乐于制造的掘金神话。”

     少功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是啊,文学虽不是一种谋生之术,却是一种心灵之学。文学看似是最不功利的精神活动,而且最没有目标,但往往却能达到应对现实生活的最大目的。它起于天性,终于怡情;由衷地开始,自由地终结。它能挖掘沉默字句中的金子,幻化为激动人心的思想火花;它能穿越似水流年,游历地狱天堂,把作品还原成岁月。它让你通达,让你开阔,让你智慧,让你平和,让你在有见解的时候,并不固执于一已之见。让你在彷徨中寻找到目标,在疑惑中得到答案,在沮丧失落时化解去心中的愁绪。

     当我们读过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曹雪芹的《红楼梦》之类的名著后,会不自觉地将安娜、列文、佐西马长老、阿辽沙、林黛玉、贾宝玉这样一些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视为自己的朋友,为其纯真、善良的情怀所感染,同时产生对世俗、虚伪与丑恶的厌恶;或幻化为自我,而得以人格品性的提升。这就是文学化育人心的力量。自古以来,文学无时不刻地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和社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契柯夫的小说使一个赌徒幡然醒悟,《岳飞传》使精忠报国成为一种民族精神,唐伯虎赋诗巧救方丈,曹植七步成诗免杀身,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苏东坡智对下联服辽使,……古今中外有关文学功用的史料、轶事数不胜数。

     其实,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文学之光再微弱,也是不会熄灭的。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文学,更会一如既往以自己神圣的理想与希望之光,继续导引人类的未来,永远像高高扬起的火把一样,照亮并温暖这个世界。并最终会透过表面世界的肤浅进入人的内心,成为人之为人的重要标识之一。关键是我们搞文学创作的自己,在喧嚣纷扰的社会中,我们的心灵是否已经锈蚀或者日趋麻木?佛说: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经常在《新民晚报》发表文章九十三岁高龄的美籍华裔作家董鼎山,一生笔耕不辍,在爱妻去世之后,心情一直抑郁,在人生最后那段孤独的旅途中,文学是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直至去世前一天还在“托孤”将要出版的文集,斯人虽去,但他近八十年写作生涯所创造的浩瀚文字,将永存在读者心中。

     文学梦,我心中永远艳丽的奇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提灯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继续追寻金色的文学梦,再艰难再险阻,我也不会退缩,直至走向天际间的文学霞光里。

完稿于2016年7月18日求知斋
通联电话:0515/85217945
 楼主| 发表于 2016-7-18 1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诸位文友指正。
发表于 2016-7-18 21:2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北佬苏韵悠悠,求知斋求索漫漫。
发表于 2016-7-19 05: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1: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王老师,多次阅读与学习您的大作,祝福!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10: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天下 发表于 2016-7-18 21:29
苏北佬苏韵悠悠,求知斋求索漫漫。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10: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1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茂华 发表于 2016-7-25 11:54
问好王老师,多次阅读与学习您的大作,祝福!

谢谢吴兄,顺致夏安!也一并祝福您和您的家人。
盐阜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8-1 14: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8-23 15: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受益不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5 14:21 , Processed in 0.040428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