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31|回复: 3

【酒】河滨酒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9 19: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国顺

                   引言
  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散发着浓浓的曲香;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我们中国的古老方块字竟有许多字跟酒有关系;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古今的诗人有个共同的嗜好,喜爱杯中物,写下了诸多别有意味的酒诗;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酒原来渗透了我们人类的生活……

                  酒是什么东西
  酒是什么?简单地说,酒是一种食用饮料,饮用得当,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的保健作用。它从粮食和果木中产生,故而有人称它为“粮食精”。酒中有酒精。这样讲可能不完全,把酒的内涵忽略了。现代诗人艾青以诗的语言告诉我们,酒具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我认为,没有比这种说法更好了。酒是物质的,又含有精神层面的东西。酒有性格,有的柔绵,有的刚烈。喝酒的人也要有性格。有的是两者相辅相成,有的是两者相反相成。
  酒有许多别称,诸如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等等。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鬯,象形文字,甲骨文字形,象器皿中盛酒形,中有小点,表示酒糟。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钓诗钩、扫帚愁:均指酒。苏轼诗《洞庭春色》:“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有人说,酒是好东西,高兴的时候他能助兴,而悲伤的时候,它能为你解忧;有人说,酒是坏东西,当你喝下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背叛你了,背叛你的健康,背叛你的生命,背叛家人对你的关爱,因而要珍惜生命,保持健康,就不宜饮酒。这些说法都对,但都不全面。对一般的人来说,酒是生活的佐料,而对一些特殊人物来说,酒则代表了一种超越,酒使人忘掉了平素的我,而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酒后的我反而是真我。下文所提及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多数就是这种情况。

                     酒文化与文化里的酒
  现在大家已不怀疑,酒,是一种文化。酒里有多少文化 ,那是说不清的,无疑,拥有的文化信息量很大。它的酿制是文化,因此而产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品格的名酒,是文化;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是文化;饮酒的许多讲究,也是文化。古代有“祭酒”,本为祭祀风俗,后引为宴席礼仪,需长者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开席。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监祭酒、军事祭酒等。
  总之,酒中反映的文化史,同人类文明史交织在一起。酒同文化人难解难分,它成就了文化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文化产品,甚至还可以说酒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 《客至》﹚,这是诗人杜甫的生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这是诗人白居易的闲适。欧阳修的醉翁亭,是亭文化,也是酒文化,那一篇《醉翁亭记》无疑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年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全都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这种悲壮的场面是不可无酒的。
  送别亲友远行,常有“饯行”一项,就是以酒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杯酒中饱含深情。亲友远道而来或归来,也有“接风洗尘”一说。拿什么洗尘?酒!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柳永之类的文化人喝酒,常常选择有诗意的地方。
  许多酒的名称非常富有诗意,能够引发人去遐想,如剑南春,五粮液,杏花村,稻花香,天之蓝,海之蓝……人们既陶醉于酒的曲香,又被名称所带来的诗意所感染。
  文化人饮酒,非文化人也饮酒。非文化人也能从酒文化上濡染了一些文化气息。
  在我们的脑海里始终有一幅挥之不去风俗画,那就是《水浒传》对酒店的描写:
  “丁字路口一个大酒店,檐前立着望竿,上面挂著一个酒望子,写着四个大字,道:‘河阳风月’。转过来看时,门前一带绿油栏杆,插著两把销金旗;每把上五个金字,写道:‘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武松醉打蒋门神,就是面临的这样的酒店。这幅风俗画,在我国过去的农业文明岁月里存在了数千年,而且各处的城乡都可见到,很有代表性的一个场景。
  饮酒讲酒德。酒德,指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饮酒,我们不能不想到一个古人刘伶。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人,为魏晋时期文坛 “竹林七贤”之一。所谓“魏晋风度”,他是典型的体现者。他有一篇妙文,《酒德颂》: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攮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先生于是方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三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用白话文把它翻译一下,就是说,有一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一万天看成须臾一瞬。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止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一味地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什么。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其人的名声,议论着他的行为,于是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向他陈说着礼仪法度,警告他再这样下去,事事非非会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旁若无人地喝着浊酒。而后又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继而又枕着酒曲,垫着酒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看他一会儿醉得昏昏沉沉,一会儿又猛然清醒过来。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无睹,看不见泰山的形体。身体感觉不到寒冷暑热。利欲也不能使之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江海,随波逐流;什么贵介公子,什么缙绅处士,如同蜾蠃螟蛉小虫,简直不值一提。
  文中的大人先生,是一个超人的形象,正是作者自己的写照。这里的“酒德”,好像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酒德,而是一种藐视世俗的态度。“魏晋风度”,于此可见一斑。《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饮酒无度,其妻劝止,伶表示要在鬼神面前起誓,然后断酒。其妻便供酒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毕饮酒进肉,隗然已醉。刘伶传世诗文数量不及阮籍、嵇康二人,但其《酒德颂》却是千古奇文。
  古今诗人嗜酒无可置疑。我最欣赏的诗人陶渊明更是如此。他有《饮酒二十首》,诗前小序中写道,“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是他生活的写真。另外,他还有《止酒》、《述酒》等诗作。止酒就是戒酒。《饮酒二十首》中有“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那种悠然、酣然、潭然之态,几乎是遗世而独立。渊明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古人的评价到位了。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高。他的为人为文,皆纯粹无杂质。真正的陶渊明是很难学得上的,那份淡定,那种平静,古来有几人?我在自己的诗中曾两次写过陶渊明。写陶渊明是不能不写他饮酒的。2003年我写过一首五律,《读陶渊明集》:
  “昔有陶元亮,一生数弃官。诗中多饮酒,性本爱丘山。其语归平淡,斯人处泰然。余阴五株柳,千古说桃源。”
  2015年,我写过一组历史人物,其中有陶渊明,诗云:
  “喜有东篱菊,更添五株柳。心比白云闲,面前一壶酒。”
  这是我为陶渊明画的画像,不知然否?
  古代名士喝酒有许多别致的方式,带有游戏性。曲水流觞,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游戏。上巳日﹙农历的三月三日﹚,在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上流放置着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11人各成诗两篇,15人各成诗一篇,16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人尊为“书圣”。《兰亭集序》被称为“禊帖”。
  人因酒传。唐杜甫有《饮中八仙歌》,饮中八仙是指唐开元年间长安市上的八位嗜酒好仙的“酒仙”:一仙贺知章,二仙是皇帝李宪长子、汝阳王李琎,三仙是唐太宗长子、恒山王李承乾的孙子、清和县公李适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请看: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这首诗用的是漫画的手法,描述了当时长安市上“饮中八仙”的醉后之态。这“饮中八仙”给后代人印象最深的是李白和张旭。现在的中国人谁都会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关于李白,怎么说他好呢?他认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貂裘换酒这样的事会在他身上发生,“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有首《赠内》诗:“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做李白的妻子真是倒透霉了。酒喝高了,就对酒友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天有意携琴再来。张旭呢,著名的书法家,草圣,也狂得实在可以。据说,他醉后会抓起自己的头发濡墨写字,顿成神品。

                     中国特色的酿酒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的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载,酒起源于远古神农时代。我国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战国策》:“帝女令仪狄造酒,进之于禹。”仪狄、少康﹙杜康﹚皆夏朝人。此种酒,应是花木果实为之,非谷类之酒。先民生活在草木繁茂的花果山地之中,采花果制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殷代农业生产盛旺,已为多数学者公认。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商时期。高原游牧地区出产奶酒,别成一类。产生何时不得而知。
  酒是怎么发明的?煮熟了的谷物,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人们受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据考古发掘,发现龙山文化遗址中,已有许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记载。周代,酿酒已发展成独立的且具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并设置有专门管理酿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浆人”、“大酋”等管职。中国最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至今仍香醇可饮。中国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从中可以佐证酒的存在之久。酒在古文献中的记载更是枚不胜举,《诗》中有关于酒的诗句,《周易》、《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关于古代酒俗的记载更多。酒很早就进入先民们的生活。
  初时的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酒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后而出。古人喝的都是果酒或米酒,武松大碗喝了十八碗,醉后打死了景阳岗上的老虎,喝的也是米酒。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其中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可以说,在蒙元以前,我国古人喝的酒基本是未经蒸馏的低度白酒及黄酒,属于米酒,也就是醪糟。通过蒸馏工序获得高度酒精的烈性酒是从元代开始的。由蒙古游牧民族引入中原。一说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这个记载应当说是确切的。但在唐时,我国曾一度流行西域(高昌)传来的蒸馏法葡萄酒。自唐后,此法似乎失传。因此从唐到元,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采用人工发酵的方式获得低度酒。高度烈性酒自元在中国出现后,长期在社会上层享用,直到清中期,普通人才开始饮烈性白酒。当然,这没有全面取代传统的压榨法做的米酒。
  中国人做酒,是家庭化的。每家都可以做酒。现代作家周作人有一篇《谈酒》的散文,他在文中写道:
  “做酒的方法与器具似乎都很简单,只有煮的时候的的法极不容易,非有经验的工人不办,平常做酒的人家大抵聘请一个人来,俗称‘酒头工’,以自己不能喝酒者为最上,叫他专管鉴定煮酒的时节。有一个远房亲戚,我们叫他‘七斤公公’──他是我舅父的族叔,但是在他家里做短工,所以舅母只叫他作‘七斤老’,有时也听见她叫‘老七斤’,是这样的酒头工,每年去帮人家做酒;他喜吸旱烟,说玩话,打马将,但是不大喝酒(海边的人喝一两碗是不算能喝,照市价计算也不值十文钱酒),所以生意很好,时常跑一二百里路被招到诸暨嵊县去。据他说这实在并不难,只须走到缸边屈着身听,听见里边起泡的声音切切察察的,好象是螃蟹吐沫(儿童称为邂煮饭)的样子,便拿来煮就得了;早一点酒还成,迟一点就变酸了。但是怎么是恰好的时期,别人仍不能知道,只有听熟的耳朵才能够断定,正如古董家的眼睛辨别古物一样。”
   每家都做酒,但不是每家都有经验和技术,因而“酒头工”就显得极为宝贵,而优秀的“酒头工”更为难得。其实“酒头工”也是农民。在过去的中国乡村,有许许多多的“老七斤”。
  周作人是周树人即鲁迅的二弟,他们的家乡是绍兴,那里出产著名的花雕酒,“女儿红”其名甚响,这是有来历的。再读周文:
  “相传昔时人家生女,则酿酒贮花雕(一种有花纹的酒坛)中,至女儿出嫁时用以响客。但此风今已不存,嫁女时偶用花雕,也只临时买元红充数,饮者不以为珍品。有些喝酒的人预备家酿,却有极好的,每年做醇酒若干坛,按次第埋园中,二十年后掘取,即每岁皆得饮二十年陈的老酒了。”
老百姓家的酒,浑,有陆游诗可证,“莫笑农家腊酒浑”。但这不是问题,照样有社会上层人物到农友家去做客。
  所谓“筛酒”,就是过滤。酒糟和酒液原是混合在一起的,待要吃的时候须用网眼筛子垫布过滤,去除其杂物,并随即加温。
  老百姓家酿的酒,称为“村醪”。小说《水浒传》中有阮小七偷喝御酒的情节。在第一次招安时,阮小七和他的手下把放在他们船上的御酒偷喝了,再往坛子里装上村醪,使梁山众人大闹,导致第一次招安失败,又引出二胜童贯、三败高俅的故事。那御酒是“喷鼻馨香”,自不同于“村醪”, 阮小七哪曾尝过,“吃得口滑,一连吃了四瓶”。 阮小七天生是个闯祸的人,其造反的决心也坚,很可爱,看过《水浒传》的人至少不讨厌他,甚至盼望他多闯点祸。人多有点破坏心理。

                  中国传统节日与酒
  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月都有,包括人的节日、鬼的节日。人的节日要庆祝,鬼的节日要烝尝,都离不开酒。与酒关系密切且有特色的是以下几个传统节日。
  春节。饮屠苏酒。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叫屠苏酒,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将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饮酒,一般是从年长者饮起,但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
  清明。清明饮什么酒呢?姑称为“杏花酒”吧。杜牧的《清明》诗促进了清明节与酒的关系。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的影响太大,带动了清明饮酒。杏花村在哪里?没有定说,有人颇费心思地去猜测。其实杏花村未必就是村名。后来出现了“杏花村”酒名,也是自然的事,在情理之中。
  端午。喝雄黄酒。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因而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的风俗。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  
重阳。饮菊花酒。九为阳数,故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称为重阳节,又称重九节。重阳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如此形成了重阳特有的风俗。而文人又特别喜爱这些活动,故而重阳节被看成是诗人的节日,更加强了酒与节的关系。

                       喝酒状态种种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喝酒的态度与方式。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是江湖上的作风,难免有点匪气。
  “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那是诗人的风采,在我们世俗的人看来,有点神经兮兮,但诗人必定要有些与常人不同的举动。
  “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千杯万盏会应酬”,那是革命英雄李玉和的豪气,以酒壮行。
  惯看秋月春风的白发渔樵,一壶浊酒喜逢山隅水滨,也是有话说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渔父们饮酒,“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苏轼《渔父四首》﹚。诗人写渔父们饮酒,看来也是熟悉他们的生活的,至少也算不失分寸的猜想。
  醉里“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有这种情况的是著名词人辛弃疾。这个生活细节,我绝对相信是真的。
  “酒不醉人人自醉”,那是有原因的。各有各的原因。
  喝米酒同喝烧酒的情状也不同。烧酒酒精度高,辣,不宜海饮。米酒可以一碗一饮而尽,甚至可以捧起坛子灌向口中。
  不同性格有不同的喝酒方式。性豪,饮必豪。性直,饮必不使奸。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喝酒方式。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里描写了两种人的喝酒方式,一种是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也就是劳动人民。另一种是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当然也有特例。鲁迅还写了不伦不类的第三种人孔乙己喝酒,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穷,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为了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又不愿脱下长衫。这是个没有混出头的知识分子形象,直到死后还欠着酒店的钱。如今穿长衫的阶层早已换了服装,称为“白领阶层”。所用酒菜也更高级。
  周作人在《谈酒》还写道:“大人家饮酒多用酒盅,以表示其斯文,实在是不对的。正当的喝法是用一种酒碗,浅而大,底有高足,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香宾杯。”这当然饮的是米酒。
  专门用来喝酒的酒碗,周文已作描述。而提到的酒盅,形体小,为瓷质,底小口阔,容量都不大;现在已不使用,玻璃杯已取而代之。那种酒盅遇之,可作藏品收藏。
  酒,文学的语言常称为“美酒”。诚然,酒中有美,也是可以喝出美感来的。当然,只有能感受酒美的人才能喝出美感来。
  有人喝酒,有时还会表演一下特技,杯入口中,发出一种鸟鸣声,故有人称之为“画眉叫”。我曾亲见。这虽不算一美,有此一出,酒桌上当增一趣。
  喝酒,也可能喝出种种丑态来。
  蒲松龄有一篇《酒人赋》,作为小说《八大王》的附文,淹没在《聊斋》众多的小说里,不被人注意。我觉得真是一篇好文章,把饮酒人的种种丑态写足了。赋曰:
  “有一物焉,陶情适口;饮之则醺醺腾腾,厥名为‘酒’。其名最多,为功已久:以宴嘉宾,以速父舅,以促膝而为欢,以合卺而成偶;或以为‘钓诗钩’,又以为‘扫愁帚’。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醉乡深处,则愁人之逋逃薮。糟丘之台既成,鸱夷之功不朽。齐臣遂能一石,学士亦称五斗。则酒固以人传,而人或以酒丑。若夫落帽之孟嘉,荷锸之伯伦,山公之倒其接篱,彭泽之漉以葛巾。酣眠乎美人之侧也,或察其无心;濡首于墨汁之中也,自以为有神。井底卧乘船之士,槽边缚珥玉之臣。甚至效鳖囚而玩世,亦犹非害物而不仁。至如雨宵雪夜,月旦花晨,风定尘短,客旧妓新,履舄交错,兰麝香沉,细批薄抹,低唱浅斟;忽清商兮一奏,则寂若兮无人。雅谑则飞花粲齿,高吟则戛玉敲金。总陶然而大醉,亦魂清而梦真。果尔,即一朝一醉,当亦名教之所不嗔。尔乃嘈杂不韵,俚词并进;坐起欢哗,呶呶成阵。涓滴忿争,势将投刃;伸颈攒眉,引杯若鸩;倾沈碎觥,拂灯灭烬。绿醑葡萄,狼藉不靳;病叶狂花,觞政所禁。如此情怀,不如弗饮。又有酒隔咽喉,间不盈寸;呐呐呢呢,犹讥主吝,坐不言行,饮复不任:酒客无品,于斯为甚。甚有狂药下,客气粗;努石棱,磔□须;袒两臂,跃双趺。尘蒙蒙兮满面,哇浪浪兮沾裾;口狺狺兮乱吠,发蓬蓬兮若奴。其吁地而呼天也,似李郎之呕其肝脏,其扬手而掷足也,如苏相之裂于牛车。舌底生莲者,不能穷其状;灯前取影者,不能为之图。父母前而受忤,妻子弱而难扶。或以父执之良友,无端而受骂于灌夫。婉言以警,倍益眩瞑。此名酒‘凶’,不可救拯。惟有一术,可以解酩。厥术维何?只须一梃。絷其手足,与斩豕等。止困其臀,勿伤其顶;捶至百余,豁然顿醒。”
  因是古赋,有些句子略显艰深,为方便阅读,我把它用白话翻译一下:
  有一样东西,可以陶冶性情,入口口感也好,饮起来让人醉醺醺而飘飘然。它的名称叫酒,别名很多。它的作用非常大,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公认。可以用它来宴请嘉宾和父亲、岳父这样的尊长。它可以拉近人的感情距离,制造欢乐的气氛。当然可以用它来促成和庆贺婚礼。有人称它为“钓诗钩” ,能引发诗兴;又称它为“扫愁帚”,能解除忧愁。所以曲生﹙酒的别称﹚频频出现,成为诗人的好朋友。酒醉昏昏然,也能使人逃避烦恼。酿出美酒来,不断地盛起享用,于是出现了以饮酒闻名的谆于髡和刘伶。酒固然因饮用的名人而传世,但也有人因此而出丑。诸如,晋代孟嘉,在宴会上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让人背着铁锹相随的刘伶说,我醉死便埋我。山简喝得烂醉如泥,经常是躺倒在车上。陶渊明以葛巾滤酒。阮籍酣眠于当垆卖酒的美人身边,引起美人之夫伺察,发现他终无他意。张旭醉后以头发濡墨,所作书法自以为有神助。贺知章醉后骑马如同乘船一样在风浪里摇晃,眼花跌进井里,就在井底昏睡。晋代毕卓为吏部郎,夜至邻人酒瓮间盗饮,被主人捉住捆缚起来﹙后知为毕卓,便释放了他﹚。有的酒徒甚至效仿鳖饮、囚饮而取闹一时﹙以毛席自裹其身,伸头出饮,饮毕缩回,谓之鳖饮;露发跳足,着械而饮,谓之囚饮﹚。这样不但身体为酒所伤,而且也缺少酒德。至于像雨宵雪夜、月晓花晨、风定尘少这样的时日,一旦开宴,来了诸多的老朋友,加上新来的歌妓,客人的鞋子纵横错杂﹙宾客众多﹚,席上妓者婆娑起舞,衣襟香气四溢;弹奏起乐器,低唱浅斟,以此侑酒娱客;忽而清悠的乐曲奏起,全座静听,不闻其他声息;饮宴者乘着酒兴雅言戏谑,逗人大笑;或高歌赋诗,声调铿锵,即使弄得陶然大醉,还能保持清醒的意识,果真这样,就是一天一醉,对照礼教,也不算过分,谁也不怪。像那种乐器嘈杂,有失风雅,鄙俗粗野的曲词一齐出来;人们时坐时起,噪声成阵,喧闹得不可开交;为了点滴酒而起忿争,逼饮势同操刀;被罚者伸着项颈,皱着眉头,勉力强饮,如同饮毒;酒喝光了,酒器打碎了,灯也熄灭了;绿碧的葡萄美酒不知吝惜,弄得狼藉一片;醉后或喧闹或昏睡,此等景象好似病叶狂花,这是酒令所禁止的。如此情形,不如不饮。又有酒嗝从咽喉发出,接二连三;醉后嘟嘟嚷嚷,说个不了,还讥嘲主人吝啬;坐在那里不说走,饮又不能再饮:像这样的酒客如此无品,到这地步也算是到顶了。甚至有酒客酒兴发作,呼吸紧促,皱眉瞪眼,须发散乱,袒露两臂,双脚乱蹦跳,满面灰尘,哇地一声吐酒,把衣服都弄脏了;酒后胡乱地叫骂撒赖,像疯狗一般;蓬头垢面如同奴隶。那种吁地呼天的情状,好似李贺作诗呕其肝脏;那种挥手投足的模样,如同苏秦被五牛分尸。再会说的人,不能把这种情形形容出来;画画得再好的人,不能为他们画像。父母前来也被其顶撞,妻子儿女体弱而难以将他扶起来。有的还是父辈好友,无端的被他酒后谩骂。委婉地劝戒他,他却更加醉酒而昏昏。这种人称为“酒凶”,不可挽救了。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解酒。是什么方法呢?只须一根木棒;把他的手足捆起来,同杀猪一样;只打屁股,使其臀部痛苦,不去伤他的头脑。这样捶他百十下,使他一下子醒悟过来。
  赋中妙趣横生,为酒徒画像,惟妙惟肖;并且想出了一个整治“酒凶”的办法来,实在具有可操作性。从这篇《酒人赋》里可以看出倾向性,蒲松龄是不愿人多喝酒和不愿看到醉酒场面的。

                         最好的酒广告词
  古今酒广告词颇多。就我们知道的说,什么“东南西北中,好酒在张弓”、“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也算好广告词了,通过电视媒体,流传广,人们的印象深。但“东南西北中,好酒在张弓”,是在作自我表扬,自己说是好酒,天下人未必承认。“开坛十里香”,是一种夸张,开坛到底能不能香十里,是有疑问的。我认为,最好的酒广告词是“三碗不过冈”。这句广告词只要是看过《水浒》或听过《水浒》故事的人,无不熟悉。武松赤手空拳在景阳冈打死老虎,而且还在醉酒后。武松在上景阳冈前喝的就是这“三碗不过冈”,连喝了十八碗。事情是这样的:武松来到阳谷限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旗上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武松进入酒店,问酒家:“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作‘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便不再问。”“三碗不过冈”这广告词是用事实说话,胜过任何言语。
  无广告词的广告也是有的。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行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贵州省推荐了茅台酒参展。当时,以农业产品为主力的中国展品,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每日参观者不是很多。茅台酒更是装在一种深褐色的陶罐中,不仅包装本身简陋土气,而且又是陈列在农业馆,杂列在棉、麻、大豆、食油等产品中,一点儿也不起眼。展会即将结束,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佯装失手摔坏了一罐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评委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经反复品尝后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金奖(因为此前已评出金奖产品)。在国运不济、饱受欺凌的旧中国,茅台酒大长了国人的志气。茅台酒建国后成了国酒。当年那位代表故意摔酒罐的行为,应当说是一种无词的广告,也属于用事实说话。

                      剑南诗稿与剑南春
  剑南春据说有1500多年的酿酒历史。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四川的绵竹市素有“酒乡”之称,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北宋苏轼称赞这种蜜酒“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
     “剑南春”作为中国的一种名酒,是实至名归的。好酒是有渊源的。由“剑南”我想到了大诗人陆游。陆游,宋山阴人,字务观,乾道中授夔州通判。因爱蜀道风土,故把自己生平所作诗总其名为《剑南诗稿》。陆游一生作诗万首有余,传世集中尚有九千多首。其诗清新刻露,圆润自然,世人把他与东坡并称为苏陆,认为这两人可以尽宋之诗,也就是说,达到了宋诗的最高成就。所以,宋之后诗,有了剑南一派。陆游官至宝谟阁待制。范成大统帅蜀地时,游为参议官,与范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讽其放达,于是他干脆自号放翁。
  陆游在剑南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唯一能面临前线,实现自己报国志向的时候。他本有感激豪宕的情怀,其风致淋漓尽兴,浑灏沛然。兴会所至,每以诗外之事尽入诗中。《唐宋诗醇》论曰:“观游之生平有与杜甫类者:少历兵间,晓栖农亩,中间浮沉中外,在蜀之日颇多,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酒酣耳热,跌宕淋漓。至于渔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着咏歌以寄此意。”
  剑南这地方地险,有石无土,跟潼关一样,属于险关。水好,酒也好。当然,当时酒的名称不一定叫“剑南春”,但像“剑南烧春”一类的名称一定有。尽管人世沧桑,历史在前行,但这地方的水土是千年不变的。酒是依赖于水土的。陆游一定在这里喝了不少好酒,于“酒酣耳热”之际,能不跌宕淋漓而发歌咏,愈加感激悲愤?这从他的若干诗句中得到印证。请读他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酒足,则酣态可掬,“船窗一樽酒,半醉落乌纱”﹙陆游《初到荆州》﹚。剑南阁、《剑南诗稿》、剑南诗派与“剑南春”这之间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而这种内在的联系我们又很难说得清。

                        我们家乡的酒
  家乡阜宁,有“江淮乐地”之称,其人文菁华显于黄河故道、射阳河﹙包括马家荡﹚、金沙湖﹙前身为沙岗﹚等处。黄河故道,原为淮河尾闾。这里不仅人文厚积,且有名泉酿酒。《阜宁县志》载,北沙下有七星泉,“泉作酒甚美,名金盘露”,是昔日阜宁的名酒。在明代,“金盘露”已成为向朝廷的专贡酒。“金盘露”这名称很好听,非常富有诗意,也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起大汉都城长安那皇宫面前的金铜仙人,托起承露盘以承甘露,会想起唐李贺的沉痛诗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汉武帝好神仙,作承露盘以承甘露,以为服食可以延年。后来到“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金铜仙人流泪,所记未必可信,但至少是一段不错的文学掌故。七星泉早已不见,“金盘露”只给阜宁历史留下了一丝淡淡的醇香的记忆,几行汉字清晰地留在陈旧的县志上。阜宁昔日另有“大酒”、“小酒”之说。大酒,即今之滨海出产的五提浆。五提浆今属滨海。须知,滨海是上世纪40年代从阜宁母体上分离出去的一个县份。五提浆的历史比滨海县的历史要长得多。金沙湖,今为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前身为沙冈。据《阜宁县志》载,“冈虽至高,而中有细络,随在皆含甘泉。土人截竹引之,不舍昼夜。”金沙湖有喻口古镇,古代即得泉水之优势,出产高粱酒。“以秫﹙高粱﹚酿酒,曰小锅泡,一名小酒,以喻口、永兴集为佳”。
  我们家乡的酒,人们的记忆中有东沟大曲。东沟论地方特产,也是有几样可数的。东沟的豆制品很好。卜页、豆腐、茶干俱佳。东沟的王庄小狗肉其名也响。至今我还想念东沟的一种白酒——东沟大曲,那是一种用高粱酿制的65度的纯粮食酒,据说曾经与名酒洋河大曲相提并论过,可见其享名。当时有人说里面有一种毛骚味没有处理掉,因而影响了它的上市。20年前我在东沟中学教书,尚能喝到这种烧酒,不过那时的东沟大曲已是强弩之末,接近尾声了。现在想来,那真是一种好酒,可惜让它夭折了。如今洋河大曲早已有了“蓝色经典”系列,蜚声海内;而东沟大曲的毛骚味只能从记忆中去回味了。

                        结束语
  我们平时称“酒话”为“醉话”。酒喝多了,就会说“酒话”。“酒话”一般不可信,人也未必当回事。但我这里的“酒话”是另种意思,是以酒为话题而说的话,与说诗为“诗话”理同。“酒话”是说不尽的,我这里是挂一漏万。因我居住在射阳河边,故称“河滨酒话”。如此立名目,还因为我曾著过《河滨诗话》。此“酒话”应某处征文而写。略嫌庞杂。读者诸君不妨把它当成“醉话”。
  今年的炎夏似乎特别长,尽管已是农历七月半之后,天依然很热。好在昨天和今天的两场雨,送来些微凉。面对天气和刚写成的 “酒话”,我松了一口气。最后我以曾写过的一首《酒》诗来了结此文:
  水火交融成杜康,总凭此物入愁肠。
  恨无换酒五花马,化泪化诗皆感伤。
                                            2016年8月19日
发表于 2016-8-19 22: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等酒文化,绝对长知识。
发表于 2016-8-20 16: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
发表于 2016-8-20 20:5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10:16 , Processed in 0.0205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