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10|回复: 1

【醉里飞花令.关注.成长】剪报相陪我成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 08: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闻石8071 于 2018-6-1 08:38 编辑

押运.jpg

文中提到的那篇数人合写由我执笔的文章

    读到湖南老作者戴前儒的《55年,我心仪的家报》(见《人民邮电》2017年2月16日三版)一文,我既感动又开心:感动的是,前儒兄在文中提及了我并褒奖有加,让一件时隔30年的交往故事“浮出水面”,怎不让人感动?开心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让我通过编辑得以知道了前儒兄的联系方式,当即与之通了电话并互加微信,相谈甚欢。得知已78岁高龄的前儒兄身体健康,且仍在笔耕,又怎能不开心?
      2月13日下午,正在学校门口等孙子放学的我,看到编辑发在我微信上的一段话:“那年,我们在运城开完会,有几个人搭火车邮车去西安换乘。大家顺路对火车押运员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采访。车到西安,由刘标执笔的稿件即告完稿,可见其速度之快,水平之高。”我立即反映过来:这肯定是某作者稿件中的一段话。随即问她:“谁写的?那次就戴、李、董、我四个人啊。”编辑回复道:“你记性真好也!第一个人写的。我还不太知道这位老先生,不过他刚写来一篇长稿……”
      接孙子到家,安排好他做作业,我便打开书橱,找到那包装着剪报的袋子,仅用一两分钟时间,就找到了当年由我执笔,署名“本报通讯员刘标、李洪戎、戴前儒、董关巨”的、题为《请关注押运员们的工作和生活》(见《人民邮电》1988年5月19日第1244期三版)的“通讯员来信”。我把剪报拍摄下来,发给编辑,瞬间把小编惊呆了,她不禁叹曰:“哇,太厉害了!”
      ……
      面对电脑桌上这叠厚达796个页码、时间跨度20余年的剪报,我思绪翻飞,感慨万千。这些剪报,既是我一路成长的见证,也是我写作成果的累积,如同我收藏的数百封编辑来信一样,成了我一生的、永久的珍藏。
      从上初中开始,我听从恩师汤寅先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教诲,养成了做读书卡片(笔记)的习惯并坚持了数十年。长期做读书卡片,让我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十分重视。开始学习写作以后,很多资料都能从读书卡片上找到,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支持。从1982年在《盐阜大众报》上发表处女作《青年投递员陆玉连》开始,我就把作品剪下来,贴在做读书卡片用的活页纸上;若条件许可,我还会同时收藏一份完整的报刊。发表作品渐多后,我开始为剪报编页码、做目录,以便检索。当然,剪报也并非都是自己的文章,别的好文章,我会剪贴到另外一个本子上,以供学习和查阅。2002年起,大部分报刊都有电子版了,我才不再剪报,改为只收藏一份用稿的报刊。而我的资料收集和保存工作由此进入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阶段。从1996年开始用电脑写作后,稿件都有电子文档。以前的文章不是没有电子档吗?我花钱请打印社通过剪报,把我之前20多年的作品分门别类输入成电子档,同时形成电子目录。现在,我历年来发表的约150余万字的文章,既有电子目录可检索,又有电子文档可查阅,实在是安全,方便,比保管纸质报刊更可靠也更便捷。
      若问剪报有什么好处?那可不是一般的多,实在是太多了。择其要者有三:一是通过剪报完整保存了自己的作品,可以与原稿对照,从编辑的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二是资料的积累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写作。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有段时间《人民邮电》曾让我担任《服务工作漫谈》这个老栏目的主笔,要求是之前谈过的话题不能重复,老话题原则上也不可重谈。为此,我通过剪报和报纸,把数年来这个栏目发表过的言论标题制成表格,除了自己参考,还发给了报社。当时二版编辑武锁宁(现任总编辑)收到我的“标题集锦”后,大喜过望,极为赞赏,并转发给了其他作者,不仅使这个栏目得以持续,而且让稿件质量得到了保证。三是资料完整既是对写作的敬畏也是对成果的尊重。我接触到的不少作者,他们从不保存自己的作品,到需要的时候便无可奈何。记得我退休当年申报加入省作协时,由于资料完整,应有尽有,一报即中,毫无障碍。而那些“马大哈”作者,因资料缺失,无可验证,就只能“望洋兴叹”了。我目前尚无结集出书的想法或计划,若哪天我想出书了,整理、校对起来一定会十分方便快捷。
      退休前夕,我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把体积不大的剪报资料带回家保管收藏,另一套完整的、分年度捆扎好的、叠加起来足有一人多高的报刊资料,捐赠给了公司。因为我知道,几十年的写作中,很多文章涉及到公司的事件和人物,可以看着是公司的“编年史”和“人物志”,将来编史修志一定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虽然没有举行什么捐赠仪式,但我的行为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赏,以赠送一部高档手机作为对我的奖励。
      现在,我的那套完整的报刊资料,正静静地躺在公司档案室里,冬暖夏凉、除湿防霉,显然比在我这个主人家里舒服多了。而我收藏的这份796页的剪报资料,只能呆在我书橱的一隅,似乎是委屈了一点,但有它们相伴,我心里踏实,因为它们一直在为我的写作发挥作用、做出奉献。比如今天,为找前儒兄文中提及的那篇文章,我把剪报们请了出来。凝视着摊在桌上的它们,我不禁怦然心动,眼睛湿润,我在心底对它们说:谢谢你,我的老伙伴!有你们在,岁月静好,我心安然、怡然、悦然。
/color]

处女作.jpg 剪报资料.jpg 托起.jpg 邂逅.jpg
图片说明:图一为我发表在《盐阜大众报》上的处女作、图二为我的部分剪报资料、图三四均为发表的作品剪报
发表于 2018-6-1 1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剪报真的是珍贵的收藏,也见证了您的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3 15:13 , Processed in 0.02165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