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64|回复: 2

守望和平 期盼统一——黄埔老兵李浕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0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守望和平  期盼统一
——黄埔老兵李浕的故事
顾少俊
李浕,字伯海,1927年出生于扬州李家村的一所大宅院里。李浕的祖上做过明朝皇帝的御医。清军入关后,李浕的祖上抱着“忠臣不事二主”的思想隐居到扬州。李浕小时候,祖父常给他讲家史,讲古人节义之事,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的《正气歌》,现在李浕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李浕的祖父不但医术精湛,而且很有同情心。穷人来看病,李浕的祖父免费送药。李浕记得,每年春节前,老家天井里圈一个直径3米,高2米的米墩子,免费分发给周围贫困村民。
乐善好施的家庭养成了李浕正直善良的性格,“忠臣不事二主”的旧思想让他将来不能弃暗投明留下了遗憾。

李浕的父亲娶了两房太太,李浕的母亲是小老婆。李浕的父亲过世早,爷爷培养他读书上学。
日军侵占扬州后,对扬州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他们在报纸上宣传,日本进入中国是帮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还说,扬州这地方原来就是日本的领土,很早以前日本的天照大神就来过这里。现在日本军队来了,是恢复以前的状态。日军在扬州建庙,供天照大神的像。中国人经过庙,必须行鞠躬礼。日军在《治安条例》中规定:对天照大神不敬,处1年至7年徒刑。
日本帝国主义对在伪政府工作的中国成年人也从语言上进行奴化教育,机关的公文用日文,如果看不懂,就不能应付工作,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认真学习日文。
日军司令部设在扬州中学,李浕经常看到日本鬼子把良家妇女抓进来轮奸。扬州城里,日军经常随意枪杀无辜百姓。有一次,在城门口,李浕看到一个挑蔬菜进城的妇女,经过日军岗哨时,因为鞠躬不标准,被日军用刺刀捅死。
扬州沦陷那年,李浕读小学五年级。他学校旁边有一所小学,里面日本小孩较多。日本小学生从小受军国主义思想教育,看不起中国人,经常欺负中国小学生。
有一天放学,李浕和同学王光栋在校门口看到一个外号“青头”的日本小学生用木棍敲一个中国学生的头,让那中国学生给他鞠躬。旁观的中国学生都气恼“青头”仗势欺人,但个个敢怒不敢言。
王光栋悄悄对李浕说:“找个地方教训一下那小子。”李浕说:“要小心,如果被鬼子发现要枪毙的。”王光栋说:“我不怕枪毙。你给我望风,将来出了事,我一个人顶。”
“青头”在校门口耀武扬威后,洋洋自得地往住处走,经过一条巷子时,突然从拐角处窜出一个人。“青头”还未看清是谁,只听“拍拍”两声,脸上就挨了两个耳光。“青头”被打得晕头转向,眼泪直流。王光栋出手极快,左右开弓,拳打脚踢,“青头”倒在地上,木棍丢到一边,捂着头,毫无还手之力。李浕见远处有两个鬼子往这边走,赶紧打了个撤退的暗号。王光栋看着躺在地上的“青头”,扔下一句话:“下次再敢欺负我们中国人,我就杀了你!”
王光栋的侠义之举,同学们个个暗中叫好,认为王光栋是个英雄。日军到学校调查“青头”被打的事情,学生们都说“不知道是谁干的”。日军排查了半个月,没有发现一点线索,最后不了了之。

李浕家有个佃户叫丁长信,租李家5亩地。丁长信除了一身好武功,会捉长鱼外,没有其它特长,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李浕的祖父和丁长信接触了几次,发现此人正直,讲义气,对他说:“你种我家地不用交一分钱租金。”
日军占领扬州后,经常下乡“扫荡”,地方上成立自卫团,一致推荐丁长信做头。丁长信“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拉起了一帮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好多大户人家被土匪抢过,李浕家在丁长信的保护下安然无恙。
扬州城里有个外号“小拉瓜”的光棍,三十多岁,父母过世早,没有兄弟姐妹,识几个字,扬州沦陷前,靠帮人家写书信,勉强糊口。日本鬼子来了,“小拉瓜”以为翻身的时候到了,第一个报名当汉奸。他认为,日本人进中国和当年清兵入关一样,少说也要在中国待上二三百年,所以做汉奸是明智之举。
“小拉瓜”的邻居是抗日分子,一天夜里在城里贴抗日标语,被“小拉瓜”发现。“小拉瓜”向日军司令部报告,那邻居立即被捕,很快被枪毙,还牵连了许多人。这件事情后,“小拉瓜”得到日军的重用,扬州的老百姓恨死了他。
“小拉瓜”经常带日军下乡“扫荡”,丁长信召集自卫团员开会,准备干掉“小拉瓜”和下乡“扫荡”的日本鬼子。会议在李浕家里开。李浕的祖母见来开会的人多,心里有点担心,悄悄对丁长信说:“这里面只要出一个汉奸,你们就会全部被鬼子杀掉。”丁长信自信地说:“李奶奶您放心,我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让这里面不敢出一个汉奸。”丁长信和李家打交道多年,李浕祖母了解他,他说到就能做到。
第二天午后,有人报告丁长信,“小拉瓜”带3个喝醉酒的鬼子奔村里来了。丁长信立即让李浕等几个十四五岁的小学生分头通知自卫团员:准备战斗!一会儿功夫,来了四五十个青壮年,手中的武器各式各样,有菜刀,有斧头,有钢叉……丁长信带人在村口埋伏。村口有一座没有栏杆的小石桥,那3个鬼子把枪给“小拉瓜”背。 “小拉瓜”过桥时一脚踏空,连人带枪掉水里了。丁长信下令:“打!”1个鬼子被打死,两个鬼子跑了。“小拉瓜”不会游泳,淹死了。死了两个人,有几个青年怕了,嘴里说:“鬼子来报复咋办呢?”丁长信站到一块大石头上,大声说:“今天参加行动的在这死掉的鬼子身上割块肉回去,每个人都要割,否则不许离开!”丁长信个子高大,身强力壮,武功好,他的话谁也不敢违拗。最后,丁长信说:“这个鬼子的死和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有关,谁也别想做汉奸!谁报告,谁倒霉!”李浕现在才明白,丁长信用这个办法,让想做汉奸的人,也不敢做汉奸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扬州,城里所有商店里的爆竹被抢购一空。庆祝胜利的爆竹声此起彼落。
李浕看到一个鬼子牵着一匹马在大街上走,那马拉屎了,几个老百姓跑上去,让那鬼子把屎装到头盔里带走,那鬼子只好照办。扬州沦陷8年了,李浕目睹日军一件件暴行,今天扬州人民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和平的阳光终于重新洒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日军投降后,一支中国军队开进扬州城,带队的王团长住在李浕家。李浕喜欢和蔼可亲的王团长。一天下午,李浕到王团长宿舍说:“王团长,您部队里有许多士兵怎么比我年龄还小?你们是正规军,士兵们的军服怎么还那么破旧?我可以到您部队当兵吗?”
王团长叹了口气说,我1937年在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和日本人整整打了8年仗。8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300多万。1944年,国家兵源紧张,政府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动员学生参军。许多尚未毕业的学生进了军队。这就是你看到我部队有不少娃娃兵的原因。
李浕问:“我怎么没有听到这个号召呢?要不然,我肯定也去参军。”王团长说:“你在沦陷区,消息被日本人封锁了。”
李浕想起来了,扬州刚沦陷时,日军要求有收音机的人家,把收音机缴给他们。后来,日军又把收音机还给老百姓。原来,他们把收音机里的“短波功能”去掉了。
王团长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600多个,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国防。将来,我们的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中国人民才能永远扬眉吐气,挺起胸膛。你有文化,我建议你报考军校,将来担负起保卫国家安宁与繁荣的责任。”王团长向李浕介绍黄埔军校。
李浕高中毕业后,怀着一颗为祖国建设强大国防的雄心考入军校。李浕入军校不久,内战全面爆发了。军校政治课增加“戡乱”内容,给李浕上反共教育课的教官一脸大胡子,开口就讲:“共产党不好,我和他们打过仗,他们太坏了。”共产党怎么坏,他讲不出来,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话:“共产党太坏了!谁通共就枪毙!”

李浕不解,共产党究竟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内战一爆发,共产党不断地打胜仗,不到三年时间几乎占领了全中国,而以正统自居的蒋介石政权只剩下西南一隅了呢?讲爆破课的何階教官是个好脾气,很少对学生发火。有一天,李浕向何教官道出心中的疑惑。何教官见周围没有人,悄悄地问他:“国军在前线打败仗的消息,你听谁说的。”当时军校严格封锁线前线失利的消息。李浕说:“老家写给我的信上说的。”何教官说:“形势比你知道的还要糟。你是这期黄埔生中的高材生,上级可能要给你安排作战任务。”“什么任务?”“现在还不知道。”何教官看着李浕,脸上的表情突然凝重起来,眼睑抖了抖,对李浕说:“抗战期间,我参加过爆破花园口。”何教官向李浕讲了他参加爆破的经过。
台儿庄战役结束,日军会师徐州后,决定西取平汉南下,然后攻取武汉,逼蒋介石投降。当时,日军投入34个步兵师团,500余架飞机,坦克、装甲车5000多辆,大炮3000多门。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蒋介石将目光投向地图上那条横贯东西的滔滔大河。郑州失守后,蒋介石下令:实施黄河决口,务必成功!蒋介石将实施黄河决口的任务交给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当时,何階在工兵8团任团长。何階技术好,商震让他参加爆破行动。
1938年6月9日上午8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黄河堤被撕开了一条大口子,铁锈色的黄河水汹涌而下,上百个村镇沉入水底,90万人死于大水之中,390万人流离失所,受灾人口1250余万,受灾面积1.3万平方公里。
何階说:“爆破前,军方一直封锁消息,周围老百姓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爆破时,花园口附近老百姓震死、炸死、被飞起的石块砸死的不下百人。以后,每当想起这些,我心里就难过。当时,商震对我说,把炸药准备充足,保证一蹴而成,并向我传达蒋校长口谕:不可有妇人之仁。”何階叹了口气,“是壮土断臂还是祸国殃民,只能留给后人评价了。”
李浕问:“现在共军进展很快,如果现在蒋校长再以水代兵,让您去炸花园口呢?”
何階摇摇头,看着李浕一字一顿地说:“如果再接到那样的命令,我准备上军事法庭。”
李浕看着脸色凝重的何階,轻声问:“蒋校长的剿共大业能成吗?”“我们的国家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早已伤痕累累了……”李浕听出了何教官的话外之音。

1949年下半年,军校内已无法平静了,校园内张贴“与共匪决战到底”“决战川西”等标语,学校放《文天祥》的电影,组织学生学习文天祥的爱国精神,让学生们忠于校长蒋介石。学校的反共教育让一些学生热心沸腾,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李浕自从和何教官接触后,冷静多了。他想起抗战胜利,在扬州,王团长和他讲的话,想起自己入军校的目的是为祖国建设强大的国防,而现在的一切都与入军校前的愿望背道而驰,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决定在这历史巨变的交叉口独善其身。
当时,军校里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有人曾找李浕,想做他的思想工作,李浕“王顾左右而言他”,错过了弃暗投明的机会。
11月,四川周围,解放军大部队已云集北、东、南三面,军校准备迁往滇西。李浕接到任务,带一个排的兵力炸毁铁路线上的一座大桥。
路上,天降大雨。李浕以防止炸药受潮为由,躲了一个小时雨。经过一片森林时,因为指南针失灵,又多走了一个小时,赶到大桥时,解放军已在桥头站岗了。
李浕通过无线对讲机向营长报告:“解放军已占领大桥。”营长回话:“把部队带回来,路上遇到土匪坚决打击,如果遇到正规解放军部队可以缴械投诚。”接到这样的命令,李浕感到有点意外,后来他才知道,那时军校已决定起义了。
李浕率部队转过一处山梁时,被解放军大部队包围。解放军的一个首长说:“愿意加入解放军的欢迎,想回家的发路费。”李浕不愿加入到解放军的部队,说:“我要回家!”一个解放军连长给他发了路费。李浕又一次失去弃暗投明的机会。
胥上彬曾是李浕的教官,他听说李浕回扬州了,给他写信说:共产党得天下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我们应该拥护。我现在南京龙潭特种兵学校任教官,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你是我最好的学生。在军校,你学到了我的全部本事,希望你接到我的信后,来学校做教官,为建设新中国作贡献。你的情况我已向学校领导讲了,他们欢迎你!
李浕虽然对蒋家王朝彻底失去信心,但受封建思想禁锢太深,最终未能从中解脱出来。

解放后,李浕家还有良田600多亩。李浕祖父过世后,大太太买通官府,把600多亩良田全部划到自己名下。李浕要打官司,被他母亲拦了下来,母亲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我将来没有财产留给你,但我会保佑你一生平安。”后来,土改时,大太太家划为地主,遭到批斗,大太太的几个子女上学、工作等都受到影响,李浕这边平安无事。
回家后,有人给李浕介绍对象。女方叫丁恒华。介绍人把李浕带到女方家。李浕见过丁恒华的父母后,见她家有块萝卜地没有浇水,主动帮她家挑了一上午水。中午,丁恒华的母亲明确表态:“我家姑娘嫁给你。”
李浕办事踏实,居委会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计较报酬,平时不多言多语,虽然有参加过国军的那一段经历,但也没吃什么苦,后来,社区还让他进建筑设计单位工作。
李浕发现,新建的小区都是政府经过周密规划后才修建的。这些小区初建时路广人稀,房价和商铺都很便宜。几年以后,随着小区周围设施的配套,房价和商铺都会上涨。他在新建的小区里买了几套商铺,待小区兴旺起来再卖出去,就这样李浕轻轻松松挣了几十万。
李浕的一帮穷朋友听说他发财了,纷纷找上门,这个借1000,那个借800,李浕有求必应。李浕有一个朋友姓王,人称“老王”。老王家里穷,平时人情开支都找李浕借,李浕一直资助他。
有一天,李浕到老王家玩,看见老王的儿子,问:“上几年级了?”听说老王的儿子上初一,成绩很好,李浕眼睛一亮,对老王说:“我帮你培养儿子,将来你儿子有出息了,你就彻底翻身了。”老王正为儿子的学费发愁哩,见李浕愿意资助,高兴得不得了:“你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忘不了!”
李浕说到做到,在老王孩子身上花了好几万元。老王的孩子上大学后,老王向李浕借了2万元做生意。老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是热门专业,找了个好工作,几年后在南京买房买车。老王彻底翻身了。
一天,李浕找到老王说:“我目前手头紧,你看能不能把你借的那2万元还我。”老王说:“我好像没有借过你的钱啊!有借条吗?”“我借钱给朋友,从来没要过借条。”老王摇摇头:“我确实没印象了,可能你记错了。”李浕吃了个哑巴亏。
这样的事,李浕还碰到过好几次。他太轻信,太单纯了。他的那种单纯是与身俱来的。单纯让他失去了财富,但他收获更多的是幸福。

李浕有困难,总有朋友主动过来帮忙。李浕想去北京玩,北京的一个黄埔同学把他接到家里住了半个月,天天陪他出去玩。
李浕生病,他的同学只要听到,不管多远,都会赶过来看望。
李浕的女儿大了,有人上门做媒,对李浕说:“有个小伙子待人和气,有正式工作,就是有点不合时宜。”“哪些地方不合时宜?”李浕问。
媒人说:“那小伙子平时和朋友一起吃饭都抢着掏钱。在单位老老实实,一点不沾公家的便宜。你看行不行,如果不行,我重给你家女儿物色。”
李浕说:“不要物色了,这小伙子像我,我女儿就嫁给他。”
李浕的眼光不错,他的女婿叫何锡明,在南京公安系统工作。俗说“吃得亏,坐一堆”。何锡明待人厚道,人缘很好,同事领导都喜欢他,现在已担任领导职务了。
现在李浕和老伴长年住在女婿家,女婿女儿对李浕夫妇特别孝顺,李浕感到很幸福。对老人来说,晚年的幸福,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后代必须有教养,重孝义,关心体贴老人,处处替老人着想。
李浕关心国家大事,两岸互通后,每次和台湾的故旧同学通信谈话,都会说:“当年我受旧思想影响,多次失去重新做人的好机会,遗憾已无法弥补了。现在,趁我们还能说能动,神思还清楚,一定要为国家的和平统一尽绵薄之力,不能再留下新的遗憾了。”
“海峡两岸”是李浕必看的节目。蔡英文上台后,两岸关系紧张,有人担心会爆发战争,李浕对台湾一位叫汪光玉的同学说:“当年,解放北平时,好多人担心会有一场像四平那样的血战。结果呢,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彻底失去了民心,共产党得到全国老百姓的支持,傅作义的女儿就是共产党员,解放北平不用一枪一弹。现在,大陆的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日益提高,台湾回归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愿。蔡英文想阻挡两岸统一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我有信心看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汪光玉说:“我也有信心活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李浕和他的同学共同守望和平,期待国家统一。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年过九旬的李浕虽然步履阑珊,举止迟缓,但他的爱国心却老而弥坚。
 
 

发表于 2018-6-23 10: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砺淘尽始得金,爱国心总是千足金!
发表于 2018-6-25 1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战争后期真是摧枯拉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3 15:31 , Processed in 0.01729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