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5|回复: 5

醉里八月飞花令·军营梦《记忆中,那些不曾丢失的碎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5 17: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邵玉田 于 2018-8-15 17:27 编辑

                                                                             记忆中,
                                                                             那些不曾丢失的碎片

                                                                             作者:邵玉田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
                                    ——雨果

———————————————————————————

       我不是军人。
       但我的人生中,那些不曾丢失的碎片,全是军人的情结。
       最初与军人结缘,应该是那些课文。
       我入学,已经九岁,相比同龄人要略微晚一点。
       虽然晚点,而许多事情的思考和判断,也略微成熟一些。
       所谓的“成熟”,即从那时候起,朗读课文,不全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幼小的心灵,混沌初开,悄悄地,开始崇拜军人、崇拜英雄了。
       课文中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是英雄;电影里,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人民解放军,是英雄;正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热血奋战的志愿军,是英雄……    现在的人,可能有人记得黄继光,可能有人记得邱少云,然而,还有多少人记得罗盛教?
       罗盛教,不是牺牲在歼灭美军的战场,而是只身一人,跳入冰河,救起了一名失足落水的朝鲜儿童。自己却因为在水中救出孩子耗费的时间太长,加之天寒地冻,精疲力尽,沉入水底。他是朝鲜人民心中英雄,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阅读课文,虽在六十五年之前,我一个奔八的人,至今对课文中的那些表述记忆犹新,甚或某些章节能够背诵出来。
       后来,便是难得一年一次的乡村电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农村一年难得有一次电影放映。十里八乡的,但凡听说,哪里今晚有电影,是战争题材的(那时候我们都叫它“打仗的片子”),即便“天上正在下锥子”,大人们如果不让去,宁愿回来“挨屁股”,和几个小伙伴商量好,总是“先斩后奏,义无反顾,不折不挠”,不去“誓不罢休”。《平原游击队》的李向阳,《铁道游击队》的刘洪,《林海雪原》的少剑波、杨子荣等,一个个军人的形象,根植于心。
        再后来,是那厚厚的一本《星火燎原》。
        在职时,全国各地的跑,所到之处,忙中抽闲,总要挤出点时间去实地看一看与《星火燎原》相关的纪念馆、遗址,去现场感受和体验一下英雄们的艰苦卓绝。退休后,喜欢写作,仍然“锲而不舍”,又去了延安及壶口、重庆渣滓洞、上饶集中营、南昌八一纪念馆、东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青海格尔木青藏公路公园(纪念馆),有感而发,写下了三十多篇散文,既有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生动描述,也有自己现场感受和体验的情感抒发。
       年轻时,三次与入伍失之交臂。第一次“文革”期间,因左的思潮,被胡乱涂抹“家庭出身”被档在门口;后来说肺部“钙化斑点”身体不合格;再后来,又以超龄几个月,被刷下来。
       不过,那个时候,有幸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几乎是整天整日地穿军装、戴军帽。甚至,有些退伍军人,喜欢我们的节目,主动将自己的军装赠送给我们,“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那种神气劲,“秒杀”了一条街的人。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盐城市郊区政府所任的工作职务与“人民武装部”联系紧密,自己虽然没有机会走进部队的“大熔炉”,却因为担任过区县的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人武部兼职副政委,负责一年一度的征兵动员和组织工作,把大批大批的好青年,送到了部队。
       这时候,开始自己安慰自己了,也算是圆了一回军营梦。
       这个“梦”,长达十年之久。按时间计算,也是个老兵了。
       有这样一段“军营梦”,我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那些穿军衣戴军帽的仪式感。最最重要的,可能是内心的一种滋养,一种军人气质和品性的砥砺。
       始终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经的一段话:“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所以:
       我崇拜军人、崇拜英雄,总觉得内心耸立着一面旗帜。
       我以军人为镜,时时处处,观照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些不曾丢失的碎片,成了我生命力的质量检测员。
       我喜欢军绿——
       记忆中的“绿色”,她葱茏着我梦的原野。

      (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通联:江苏盐城市大庆中路99号阳光雅居4#405室
       邮编:224005
       电话:18994808505
       E-mail:syt1945@126.com
发表于 2018-8-15 23: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8-8-15 23:28 编辑

     和您一样,我也没有当过兵,但和您的经历却非常相似,比如:小时候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喜欢读军事题材的书籍,崇拜解放军........
      雨果还说过一句话,不知您听过没有?既是:别人放手,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他仍然前冲;每次跌倒,立刻站起来--这种人一定没有失败。我觉得这是对军人的最好诠释!
发表于 2018-8-16 15: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可羡慕女兵了,可是女孩子想当兵真的好难哦!高中快毕业的时候,2个同班的女同学去参军了,让我好生羡慕啊!好在最后嫁了个当兵的,也算圆了一回年少时的梦!
发表于 2018-8-16 22:2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 发表于 2018-8-15 23:26
和您一样,我也没有当过兵,但和您的经历却非常相似,比如:小时候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喜欢读军事 ...

感谢邵老还记着《罗盛教》,我把他的作者戴煌先生请来了。  戴煌,原名戴澎霖,新华社高级记者。1928年2月生于江苏阜宁沟墩镇。少小时担任学校抗日儿童团团长。1944年4月参加了新四军,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事文艺宣传,兼做新闻工作。1947年初夏,调入新华社苏北前线支社,成为一名前线记者;后来又参加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的报道。1957年因提出了“反对神化与特权”等论点被打成“右派”,人生经受了多种磨难。尽管被迫封笔长达二十一载,仍发表了为数可观的新闻、通讯、杂文和报告文学等作品,并在协助他人平反昭雪和揭露贪官污吏方面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先后发表的作品有:《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人民卫士》、《宝贝鱼》、《海岸线上》、《胡志明主席印象记》、《戴煌通讯报告选》、《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直面人生》、《新格斗》、《讲真话——绝不当混世虫》等。
2016年2月19日16时13分因病于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逝世,享年88岁。
下面是他对文革的认识,我小孩子没经历过,不好插嘴。戴煌:做一个讲真话的人 | 微纪录:http://mp.weixin.qq.com/s?subscene=3&__biz=MzA3ODk2NDEyOQ==&mid=410180919&idx=1&sn=7b3c3761427e9b53d965bb2539ac169d&scene=7&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3&version=26060739&nettype=cmnet&abtest_cookie=AgABAAoACwACACWXHgA7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2Q%2FYlZO450ErZZ6QW%2Bt21mZgI1bwKGrvIqZEG453%2Fd7CwfLG85x4M8ERaxY6YotT&wx_header=1
发表于 2018-8-18 08: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军人、崇拜英雄,总觉得内心耸立着一面旗帜。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16: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3 11:19 , Processed in 0.01846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