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87|回复: 0

[[转贴]] 近体诗基础知识(讲座手记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19: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做近体诗基础讲座。我们都知道,近体诗按体裁看分为律和绝二种,“律”包括七律、五律和排律,“绝”则只是指着七绝和五绝。今天,我们着重谈一下"绝句"的问题。了解一下绝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和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要想写好绝句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在这里不会刻意地去讲什么技巧和方法,因为再好的技巧和方法,没有实践那也是空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动手去写,去了解绝句这种形式本身具有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它、利用它、驾驭它。今天,主要说一下舍得对“绝句”(律绝)的一些认识,不算做教科书,只是个人观点吧,给朋友们学习时参考之用。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的朋友,我们可以在讲座后随时交流,讲座时暂时不讨论。今天讲座时间可能稍长一点。

我们之前在做近体诗基础讲座的时候,是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入手的,主要对一些基础的工具性的知识做一些介绍。比如声韵、平仄、押韵、对仗等这类最基本的知识。进一步的,我还介绍了炼字、造句、立意、谋篇以及对意象意境的一些理论上的阐述。这些知识,其实也是基础性的,但是却涉及到了更广义的基础层面。比如说到“炼字”,我推荐的是“换位思考”思考的方法,所谓的“炼字”,其实质就是个观察角度变化的过程。还比如说到谋篇,我着重强调的是个“全局观”,我在点评诗作时也最重视的是这点,意象的统一协调才能构成完整以至完美的意境,主角配角的合理搭配,才能演出一幕精彩的大戏,如果意象选取以及其次序位置安排的不好,就好象陈佩斯演出的那个小品了---《谁是主角》啊?这种合理合“法”的安排,就是所谓的谋篇之道。

诸如此类的知识和理念,其实要贯穿到近体诗的写作和欣赏的全部过程中的。工具性的知识(格律等)要娴熟到信手拈来,理念性的思维要习惯成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刻板的模式,而是我们所说的“诗思”。这些,其实是不拘泥于什么体裁而言的。不管是七律还是七绝,甚至不管是填词还写曲,我之前所讲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普遍适用的。诗学上具有共性的东西,我就把它归为“基础”类的知识范畴。而“个性”则体现在不同的体裁之“不同”之上了。比如今天要说到的“绝句”,其格律的基本要求和律诗没什么区别,不论是平仄还是押韵。其章法上的共性也是一致的,同样脱不开“起承转合”这四字。但是,它毕竟是个小家伙,论“个头”比律诗小了一半。我们常言说的是量体裁衣,把写律诗的那套完全搬到绝句身上,就肯定不合适,号码不对嘛。还比如武学上对兵器的论述一样:“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绝句字少,就相当于短兵器了,怎么着?对了,绝句的特点,那就是一个“险”字!

律诗的字数较绝句为多,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更严谨和从容不迫。律诗的特色体现在哪,在它的对仗上,中二联的对仗才是律诗最典型的特色,这两个对仗联,其对仗可以使诗体工稳而典美,两联之间的关联和变化转折,又往往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而绝句呢,因为字数少,没这么大的空间,它无法写的那么从容不迫,不可能稳扎稳打。所以,小个子和大个子较手劲是要吃亏的(人家身大力不亏),怎么办?它个头小,但是可以灵活,可以以快制胜。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绝句这么理解了:它所能表现的就是那么一个片段,一个忽闪的感情浪花,一个一闪而过的情景剪影,说的白点就是“私字一闪念”,特别是对七绝而言,这是这类体裁最主要的表达特点。

先简单说一下五绝吧。

五绝和七绝,也是有区别的。七绝的特点表现的更为灵活而精神,可以很突兀地表现自己,重在一个“神”。五绝,字更少,反而不象七绝这么“自在”“艳丽”地表现自己,用一句“返朴归真”来形容五绝也许更合适,五绝字最少,反而要求的是一个“稳”字。所有近体诗的体裁中,五绝是难度最大的!

七绝可以忽略对仗的存在,自由畅达,而五绝反而常常又需要有对仗的存在。这是因为五绝的字实在太少了,包括五律在内,五言诗,每句五个字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平仄谱的施展,不象七言句那么从容地安排平仄的分配,所以,声韵上也无法达到圆润和完整感。怎么办?它只有常常借助对仗这种形式来帮助,五言诗在声韵上,更多的是借句和句之间的配合来达到一种效果。这就是,是我们一般要求(不是绝对标准)五言诗(五律及五绝)的起句要仄收的原因所在。

比如我们看一个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起句仄收,前两句对仗,很常见的写法。这不是谁规定的铁规矩,而是这种体裁的特点,就适合这么表现才能达到一种较佳的效果,是人们依照自然的审美观,自觉地适应性地这么写的。五绝的前两句对仗,后两句,如果没特殊的构思的话,就不必再对仗了,因为两个“对仗联”堆在一起显得呆板也不美啊。那么,按照章法的概念来,第三句就转,第四句就合。起承二句在声韵上多注意一下,正反相依,逆顺相应,一呼一吸,宫商和谐。

在五绝的写作中,起承二句描写以平铺直叙较为适宜。这一点有点象七律的起法的规律了,而不象七绝,七绝则适合起句便该突兀惊人,压住阵脚,呵。其实仔细揣摩其中的各种微妙区别,也是很有趣的事。对形式的理解,由表及里看进去,看透它,掌握它,才好驾驭它哦。五绝的重点,还是在第三句上。第三句写的好不好,决定着全诗的质量。最后一句,多是跟着转句而走的,或做呼应式问答,或做延展式的发散。再看一下刚才那个例子的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很容易理解了吧?

关于五绝,我个人的建议是,在没有很好掌握近体诗一般的常识之前,不要动辄就下笔。不懂诗的人喜欢写五绝,以为字少,简单,容易下手。其实,它才是最难写的。我前面比喻的“一寸短,一寸险”,它就应该是最险的了。写五绝,最好有律诗的基础,尤其是七律,要很熟练的基础,还要有写七绝的灵动体验。五绝写作的基础,不仅仅有格律形式方面的底蕴要求以及我上面说的那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底蕴,比如一个人的全局观,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文字功底的锻造能力等等等等。关于近体诗的学习,我推荐的学习顺序是:七律起步---然后五律---最后五绝。七绝,可以比七律稍晚点起步,这个体裁比较另类,我们下面要详细说它。至于排律,另说吧。

下面重点说一下七绝

在舍得群建群之前,我曾经做过一次关于七绝的专题讲座《浅谈七绝》。只所以专题讲它,是因为它在近体诗中确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下面,结合我是那次讲义手稿,对七绝做一个理念性的观点阐述。我在前面对绝句做的概念性理解,更多的其实是对七绝而言的。我说它是“私字一闪念”,其实它的特点就是这么一“闪”。如果按诗之形式的品位来看,我认为七绝应该是最高的,七律次之,五律次之,五绝次之,排律次而次之。也就是说,所谓的近体诗,七绝才是真正的“诗”!这种形式,最容易表现出那种流畅灵动特性,最容易刻画诗人的诗性。

七绝表现的不那么工典,深雅,它的起句可以平收,也可以仄收,它的章法要求,也是最不刻板地死守所谓的“起承转合”。字句的锤炼上,最大众化,要求以流畅为第一!娓娓道来,如述如叙,七绝最忌讳的就是---搬弄典故,生拼硬凑,文气过重,意象拉杂。七绝的句子象白话,但又不是真的大白话。比七律精练,比五绝丰满,比五律圆润,当然,它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形式。

刚说了七绝的起句的平收还是仄收的问题。一般而言,七绝的起句,还是适合平收(押韵)的。这是由于七绝在诗体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唐诗,我们就会发现,七言起句不押韵的,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则相反,这不是谁规定的规则,这是音韵特点所决定。七言起句的押韵,还可以压住全篇韵律的基调。开篇时,十字一收韵(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韵,就容易使音韵感散了。对于我们所关注的七绝,更是如此。七绝,短短四句话,第一句就押住韵脚,会使诗的节奏感鲜明,会加强诗的韵律性。第一句的押韵,也打破了截句性质的对称性,使得七绝具有了不对称的灵活性。这就是我从音韵角度分析的结果,希望能说清七绝(乃至七言诗)起句适合押韵的原因。诗乃韵文,韵上的和谐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首要任务,没有音乐性,难以称为诗。

下面,着重在结构上对七绝做一分析,以帮助大家掌握它的结构特点

七绝的结构的特点是“盖高楼”,是要加强“立体感”,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所谓立体感的表现靠什么?当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辞上的锻造,语气上变化,给人以或问或否定或设个“局”,或抖个“包袱”,让人觉得为之或一惊,或一趣,或一悟……等等,总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读者的(当然首先要愉悦自己的,呵)。下面对七绝的四句分别简单陈述一下结构特点。

1,七绝的起句要压阵。
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在写七律时,我们推荐七律的起句适合平起,因为七律具有“文”的性质哦,起的平稳,渲染的足够的气氛,那么在转结处,在后面就可以高调的掀起“意”的高潮来了。
所以七律多为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景为情做铺垫,情借景来发挥。这也是所谓“起承转合”的要义所在。七律是否能构建稳定的结构,也皆在于此。七绝呢?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铺展和渲染,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短短的28个字,怎么表达?要注意,七绝,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压住阵脚。起句不着力,后面就很难表现了

例1:(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

例2:(杜牧)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何处吹笳薄暮天”这个起句也很醒目啊,还是以问的形式而起的,这样的手法很多见,也很有效。

七绝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轻,不然后面就很难收束住。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七律中的“转”的写法直接提到起句上来,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都是为了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题。慢条斯理的铺完再提,在七绝中是行不通的。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
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

例3:(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个观点,“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

前面我说了,七绝的性质就是“私字一闪念”,闪的多了,就是长明灯了,就没闪烁是效果了。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同样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为它服务,对它铺垫收束或者散发。章法上没有一定之规,重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

3,转句,要突兀
前面说了,写七绝就是要盖高楼,要构建立体效果。而转句,就常常是这楼的最高点。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

例4(舍得之间)
最怕清明看北邙,残寒销尽又添凉。
十年孤冢烟不散,谁在风中哭洛阳。
用我自己的诗做例子,不是说我写的多么好,只是拿来说明自己对七绝写法的认识,呵呵,别拍俺哦。“谁在风中哭洛阳”,我这是把疑问的语气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对诗意的发散作用,形成余音。但是在转句上,我却采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烟不散”,这才是诗意的高点所在。转句要突兀,我就让它突兀到孤冢之烟经历十年而不散。夸张的修辞手段,加上否定的语气,构成了诗意的楼之最高点,形成立体效应。所以,对这些语气的运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实,我们再怎么强调起和转的作用,其基础出发点,还是以正规的章法为准绳。这转句,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楼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

4,结句要收中带散
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但是,一般的经验而言,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还看例3李白的那首诗,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

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我们要注意的有几点:

一是音韵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节奏美感。尤其是韵的把握,让韵字贴合主题旋律,贴合每句的字意。
二是结构上它具有多变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础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调性。
三,在炼字方面,追求灵动和多角度锤炼。避免只追求华丽的表现,常戏言“华丽的一转身”,穿着太华丽,挂金缀银的你就很难转身了,还是轻盈地一甩那水袖吧,呵。

关于绝句的讲座,今天就到这里,由于网络原因,耽误大家的时间了,在此抱歉,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3 20:21 , Processed in 0.01080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