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离异家庭日趋增多,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每个学校都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对此,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盲点,予以正确引导,真心关爱,使他们能象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一、认识上的盲点定时纠正。由于遭受家庭的变故,这类孩子感情敏感脆弱,心理自卑,情绪消极,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教师在教育时应慎重,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他们的思想负担。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念。鼓励这些孩子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教育他们不能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激励他们为自己的前途努力,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其次,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明确努力的方向,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家庭的变故中转移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面对现实,不至于成天自怨自哀。我们知道,每个孩子最终都要依靠自身的磨砺长大,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定期对他们进行前途理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用前途光明之灯照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阴影,重新振作起来。 二、关爱上的盲点真心送暖。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关爱,他们内心深处渴盼得到别人的理解和爱护。首先,要发挥班集体的关爱作用。班主任要有意识地组织同学来关爱离异家庭孩子,如安排成绩好、守纪律的同学与其同桌、同宿。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为离异家庭孩子开展主题活动,一场感人的生日晚会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集体的关爱温暖能让他们忘记家庭成员缺失的痛苦。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少数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人没有责任心,对孩子不闻不问,教师又难以与监护人进行有效沟通。学校作为学生的“避风港”,应尽力营造良好氛围使这类学生安心求学。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给予这类孩子特别关爱,尤其是节假日,时刻关注这类孩子的行踪,有的班主任老师还把班级里的个别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带回家,予以生活上的帮助和学习上的辅导。另外,通过电话、家访、嘱托邻居照应、同伴互助以及组织返校日等活动来帮助离异家庭子女度过安全、愉快、有意义的节假日等等。 其次,与孩子抚养人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孩子抚养人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残缺的家庭给孩子充分的爱抚。无论孩子是跟谁生活在一起,抚养人都应该承担起全部的家庭教育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给孩子科学而又合理的爱同样能弥补家庭残缺的不足。关爱孩子需要我们及时送暖,用集体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抚慰离异家庭孩子受伤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除了父母的爱,还有其他很多珍贵的爱。 三、情感上的盲点及时引导。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虑和思念的情绪之中,这种心理严重阻碍其身体、智力和人格的正常发展。尤其是有的父母离异时双方争夺或不要孩子,离异后拒绝给抚养费、推给祖辈等等,更会让孩子形成情感冷漠、孤独怪癖的性格,也使这类学生产生对父母的不信任甚至仇恨,且容易泛化到其他人和社会。 针对这类学生品德行为上的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定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画廊、图片展、法制教育讲座等进行正面引导;二是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即全体老师和班级里的部分同学与这些学生结对帮扶;三是开辟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为学生提供校长信箱、悄悄话信箱、热线电话等宣泄心理疾苦的载体,帮助他们解疑答难;四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心理,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只有关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盲点,才能用真爱的光辉照亮他们的整个人生,照亮他们的整个世界。(已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