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郑德鸿

[新人新贴]悬榜!新作小说《救命钱》 抢稿进行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7 08: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阅读范围不小,今天才听说你的长篇小说成了经典。等有书出来,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0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版主

我的阅读范围不小,今天才听说你的长篇小说成了经典。等有书出来,学习!
---------------------------------------------------------------------------------------------
长篇小说《那里并不遥远》是在网上发表的,并没有出书,是买不到的。可搜索“那里并不遥远”,有不知多少个网站转载了。
或可到我的博客看,现正在连载中。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0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生活——无柴之炊

1969年,不到17岁的我下乡到福建省长泰县岩溪公社田头大队第九生产队插队落户。
初到农村,队里给了我们一些茅草烧饭,但只能用几天,要想吃饭,就得自己上山去割茅草。每年秋天时节,山上的茅草都长高了,而这时田里的活也较少,队里专门腾出十来天的时间,让大家上山去割,备下一年所需。因为平时生产队要安排出工,也不许在平时上山割,所以,在这段时间,农民都是早出晚归,巴不得一天当两天用。
只是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虽然知道割茅草的重要性,毕竟是要吃饭的,没有茅草烧,那饭怎么煮?但割茅草是一项很累人的活,而且知青们的年纪都才十几岁,初来咋到,还没炼出一副铁身板。农民一担茅草有近百斤,而知青一担也就只有六七十斤而已,一是多了挑不下山来,二是太多了就捆不紧,要想捆个七八十斤的,还真得有点功夫才行。
并且,当时刚下乡,多少有点要争取表现,给贫下中农有个好印象,平时知青们都要出工的。但一天也就挣个五六个工分,累死累活干一天,折起来也就是四五角钱。可不出工是不行的,要是被贫下中农认为你不积极,那以后可就不好办。所以,知青们虽然并不是那么地看重那点工分,但还是要天天去出工的。而这段时间不用出工了,知青们居然把这当作放长假,乐得没人盯着,东溜西逛的,早把割茅草的事丢到脑后。虽然多少也有去割些回来,但根本不用说存着烧一年,连一个月都不够烧。十几天很快就过去了,农民房前屋后堆着一大垛一大垛的茅草,而知青们只是一小堆,看着都令人汗颜。
茅草很快就要烧完了。虽然大队有规定,过了统一割茅草的时间就不许上山割,但知青是特例,什么时候都能去。可要再去割,近的山早就割完了,只能上更高更远的山才能割到,要费更多的劲。这下大家傻了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为了吃饭,知青们各显神通,只要能烧的,就想尽办法去弄来,连散了框的尿桶也当柴烧了。实在没得烧了,甚至于半夜三更去偷农民的茅草。农民对此是心知肚明,你们没去山上割,怎么老是烧不完?但农民对知青还是比较宽容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追究。
但事情总有料想不到的时候。
一连下了几天雨,半夜又起风,把厨房的屋顶掀去一大片,雨水把放在厨房里当柴火的稻草都浇个湿透。早上起来,不由暗暗叫苦,这顿饭该怎么做?大白天的,众目睽睽之下,想去偷茅草是没戏了,只好把那些稻草挑稍干点的,倒上油灯里的煤油,勉强煮起饭来。但那些稻草实在太湿了,煤油烧完后,稻草只冒烟。再添煤油,但也只是一会的火,很快又是一屋子的烟。折腾来折腾去,煤油也没有了,而窝里的饭还半生不熟,没辙了,只好硬是吞下肚。
八队的知青住的是一个老祠堂,大厅左右隔了两间让知青住,中间一大片就存放些队里一时没用的东西,比如打谷机,大油筒,还有一些盖房子剩余的木料。因为平时这些东西用不上,队里也就很少来看看东西究竟少了没有。也因为只要大门一关,里面干什么谁也不知道,知青们居然打起了这些东西的主意。
那时为了诱杀螟蛾,晚上要在田里点灯,灯下面的水池里要倒点柴油,这样螟蛾看见灯光飞过来,落到油面上,必死无疑。但诱杀有阶段性,过了高峰期也就不再点灯了,那些柴油也就剩了下来。
开始时,知青们只是偷偷拿点,生火时沾上点柴油在木柴上,这样就很容易上火。但后来,木柴也烧完了,眼看饭要煮不成了。不知是谁突然出个主意,拿块砖头浸到柴油里,砖头吸饱柴油,放到炉上,再拿张纸引上火,果然腾腾地烧起来。一看效果不错,又添了几块吸饱柴油的砖头进去,一顿饭就煮好了。有了这些柴油,知青们可是过了一段好日子,砖头能煮饭的事也成了一个秘而不宣的乐事。
只是好景不长,本来大油筒里的柴油也不多,如此一日三餐,终于告罄。但好在还有一堆木料,也可以派上用场,都是煮饭的好材料。虽然大家也感到把这些木料当柴烧有点可惜,但肚子要紧,也就顾不上什么大材小用了。用不了多久,那些木料日见减少,终于被队里发现了。队长问东西哪里去了,大家都装聋作哑,推说不知道。队长没辄,只好作罢。但以后,就再也没把能烧的东西放在祠堂,只是放些吃不了烧不着的犁耙。
现在回想起这些,虽然显得很轻松,但也心存内疚。毕竟,可惜了那些好木料。
                                 
                                        郑德鸿
                                               2008-8-2
联系地址: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南区1幢403室   
邮编:363000           电话:0596---2093109
电子邮箱;zdhong53@126.com

本人创作的长篇知青小说《那里并不遥远》2001年荣登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书城”/“佳作连载”栏目,该栏目仅收录43部顶级文学作品;入选由中国国情网、中国教育发展网、国家文化网、国家中西部网等大型国家级网站机构组成的专家、学者联合编审,由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提供艺术指导,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监制,并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供版权保护,北京联合光华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大型数字光盘《中外经典视听图书馆》,成为唯一在网上发表而没有出书的经典著作。而后,又先后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的《21世纪经典视听图书馆》及学苑音像出版社的《经典多媒体图书馆》、《世纪经典视听图书馆》、《世界经典图书馆》收录。

目前,我已开了个博客,正在连载这部小说,并准备把我所发表的小说及文章陆续发出,与大家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网址:http://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http://bbs.hongxiu.com/view.asp? ... =3636593&bname=媒体征稿

注:因人民书城已改为人民网/读书,现该网页已打不开。可搜索:“那里并不遥远”。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生活——山路惊车
        作者:郑德鸿
       
        下乡插队时,我和同是从城里来插队的跃山搭档赶牛车。跃山是因为家庭成份不好,全家下乡插队,当时已经有三十多岁了。
        那一天,我们赶着牛车到湖珠大队去运竹子。湖珠大队是长泰县岩溪公社最偏远的山区大队,虽然有通公路,但坡陡路弯,并且是长坡,一个坡就有数公里长。
        在林场装好竹子,我们小心翼翼地下山。因为这些竹子都有七八米长,在车后伸出长长的一大截,而从林场到公路之间的这一段路有些坑坑洼洼,并且较窄,随时都得提防那竹尾碰到路边的土坡、树木什么的。好在这一段路并不长,很快就走过去,牛车稳稳地拐上了公路。
        牛车慢慢地走着,来到最后的一个坡顶。站在坡顶,已经可以看到山下的田野和村庄了。只要下了这个坡,那今天的任务也就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了。但这个坡有近一公里长,并且有几处急转弯,是一点也不能大意的。
        开始下坡了,但路只是稍稍向下斜,牛车顺坡往下慢慢地走,连接牛身上与车头的两条绳子松松地低垂着。走在前面的牛根本用不着出力,左右甩打着尾巴,迈着轻松的步子,一副悠然的样子。
        转过一个弯,路的坡度逐渐增大,车子的速度也稍稍加快了。车后那长长的竹尾,偶尔触到路面,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喀嚓”声。
        因为这坡一直到山下,已经用不着牛拉了,便准备把牛解开,让车子向下滑行就可以了。而且,这样也相对安全些。
        “噢——噢——”我牵着牛绳,轻轻唤着,牛顺从地放慢脚步。掌车的跃山也同时把车把往上抬,想让车后那两块作为刹车用的木块抵住地面,把车刹住。
        然而,因为是下坡,那长长的竹尾一下先碰到地面,而那木块离地面还差一点点;也因为是下坡,那巨大的惯性根本不是几根着地的竹子所能阻止。伴着车子前行,那着地的竹子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声响使牛突然受惊,不但没停下,反而向前猛地一冲,开始小跑起来。
        我不由浑身冒出冷汗。这一车竹子少说也有一千多斤,这弯弯曲曲的下坡路,即使慢慢走,也需分外小心。现在牛竟然跑起来,稍有闪失,必是车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然而,此刻要想把车停下来,已经是不可能了。直觉告诉我,除非让牛停下,否则大祸难逃。
        我嘴里不停地“噢、噢”叫喊,双手紧紧拉住缰绳,也跟着一路奔跑。穿在牛鼻子上的铜环被我拉得紧紧的,牛不得不把头歪向我这边。然而牛的脚步却一点也没放慢,因为车后那一长串刺耳的声音一刻也没有停。
        我紧跑几步,一手抓住牛鼻上的铜环,一手抓住牛角,拼命地往一边拖。牛被抓痛了,扭头一甩,我立不住脚,竟反被拖倒了。然而我的手仍死死地抓住铜环不放,如果一松手,那飞奔的车轮一下就能将我碾成肉饼。
        牛疯了似地忽而跑向左边,忽而跑向右边,整车的竹子也跟着它在公路上快速地划着之字。右边是深谷,那一块块无生命的大石头,那一棵棵柔弱的野草,此刻仿佛都变成了吃人的恶魔,在那里露出狰狞的微笑;左边是被削得几乎如墙的陡直的公路土壁,那黄黄的泥土,这时已经成了通往地狱的大门,只要往前一叩,就会投入死神的怀抱。
        跃山瞪大双眼,紧盯着前面的牛和路,并警惕着牛身边的那两条拉绳。这两条在平时显得有点柔软的绳子,此刻被拉得紧紧的,像是两根铁棒,把他紧紧地夹在中间。牛往左,他急速地将右脚跳过右边的绳子;牛又跑回中间,他也赶快把右脚跳回两条绳子的中间;牛再往右跑,他的左脚又快速地跨过左边的绳子。他已经不知这么倒腾几回了,如果一步来不及,那直挺挺的绳子扫在脚上,必倒无疑。这可不是玩跳绳!
        牛仍在狂奔,后面的响声依然令人心悸。前面又是一个急转弯,如果牛一直往前奔,那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数丈深的山谷。我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限,再过几秒钟,也许一切便都结束了,因为牛已经奔到了路边,再跑几步便会掉入山谷,一场悲剧眼看着就要发生了。
        也许那牛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惧,它猛地往左一冲,离开路的边缘,打横向路的另一边转去。跃山提脚不及,被那绳子狠狠地一扫,身子向外倾倒,他拼出最后一股劲,将车把往里一推,整个人也一下趴倒在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突然出现了。由于后面的竹子一直抵着地面,车头朝里一拐,那些竹子顿时悬空在公路外,又被往里跑的牛拖着的绳子猛然一顿,便“哗啦啦”地从车后滑出,落入那山谷中。牛也在这一瞬间停了下来。
        跃山一脸的苍白,双掌撑地爬起来,喘着粗气,走到牛跟前。我也站起来,脚上的鞋子掉了一只,脚背在刚才被拖着的时候磨破了皮,沁出点点鲜红的血,虽然牛已经一动不动地站着,但我的一只手仍紧紧地抓着牛鼻环。牛虽然已经不再恐惧了,但也一口一口地喘着粗气。
        我解下牛身上的绳子,把它牵到路边的一棵树下拴好,然后去将那掉了的鞋捡起,拿在手上,一瘸一瘸地也走了回来。来到车旁,似乎连站的力气也没有了似的,软软地瘫坐在地上。跃山也跟着坐了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从刚才那惊心动魄的情景中缓过神来,才把眼光投向那辆牛车。牛车的把手高高地指着天空,后面的车板的一角已经伸出路的边缘,外边的车轮离悬崖也就半米左右了。好险,如果不是那一小块高出地面的石头正好挡住当时后退的车轮,那车子也许随着竹子掉下去了。惊悸之余,不由暗暗感到侥幸,这从鬼门关逃离,竟只是我的脚擦破了点皮,真可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山风习习地吹,刚才的一身冷汗,此刻变成一身透凉,头脑也清醒了。命是捡回来了,可那些竹子怎么办?我站起来,跃山也站起来,两人一起把车扳正拉到一边,然后走到路边,朝下望去。
        路的下边,极其陡峭,根本无立足之地。竹子大部分都掉在了那三四丈深的地方,杂七杂八地散落一地,有的被树木、石头挡住了,有的则滑到了更远的地方;更有几根竹子,那削尖的尾端,深深地插进土里,粗大的竹头高高地指向蓝天,像是倒栽着似的,令人不寒而栗。
        一起上山砍竹子的其它人也赶到了,看到这情景,都大叫万幸。大家一起用绳子把那些竹子一根根地吊上来,重新装车。然后,才慢慢地把车溜下山。
       
                                          2008-9-15

                                                 
        郑德鸿
联系地址:中国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新华西路南区1幢403室  邮编:363000      电话:0596---2093109电子邮箱:zdhong53@126.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14474214
发表于 2010-10-1 16: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2 04:23 , Processed in 0.02196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