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64|回复: 1

旧邻新居【编号:08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30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旧邻新居

长 江

前些日子回老家,在老屋里寡居的母亲说,西家的又搬走了,都去无锡儿子那里了。言语中流露出几分羡慕。

西家的,按辈分是我的嫂子,论年纪,比我母亲还大一岁。在我小时候,我家南边是大伯家,北边是小叔家,西家的西边,是老嫂子的公婆,我也称呼大伯。因为我们这个庄子都是同姓,左邻右舍,都是按辈分称呼,其实并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

老家的庄子前面,有一条小河,从西南斜向东北流过,人家就在小河北边面水簇居。高大的榆树、狗骨树、苦楝树,掩映着或丁或旁的低矮草屋,我的祖辈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也记不得有几代了。

我当兵后离开了老家,退伍回乡的次年,父亲去世了。而在我当兵期间,南边家的大伯因肝癌去世,他们的儿子去上海做装潢,挣了不少钱,就在上海安了家,把母亲也带去。老嫂子的公婆,在我当兵后都已去世,那两间小草屋,随即就拆了。而老嫂子的儿子,则在无锡开变型拖拉机搞运输,收入也不错,在那里买了房,安了家。北家的小叔去世有好几年了,他的孙子考上杭州的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在杭州找了工作和老婆,把父母也带去了。在中心村建的小楼,则常年关着。想当年,鸡犬之声相闻,这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小村子?如今老人们一个一个离世,子孙们一个一个飞走,剩下的非孤即寡。

人们常说:邻居好,赛金宝,实在是人生的经验之谈。我感觉,邻居就是家人就是亲戚。吃饭时,三餐都是捧着饭碗串门的。哪家桌子上有菜,也随意吃。就是下面条,也会给邻居送上一碗,上面浇头是韭菜炒蚬肉子。夏天来了雷阵雨,别担心外面晒的衣服,只要邻居有一个人在家,都会一起收回去,晚上去认领便了。谁家哪个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会聚来问候、关心。当然,为了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的也有。

曾经以为,邻居会世代为邻的。我的爷爷和我邻居的爷爷们就是邻居,到我们这一代,还是邻居。所以,我以为,我们还会继续邻居下去。然而,事实上,我们这一代,也只是童年时代邻居,长大后,正好赶上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桎梏人员流动的枷锁打开,年轻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各奔前程了。我们的下一代,遇上了教育的大发展,通过上大学,到大城市打工,更是天各一方。邻居,原来只是两三代人而已。

我的故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经历了几次巨变。先是八十年代初,茅草房改建成砖瓦房;后是九十年代中期,砖瓦房拆建到中心村建成了小别墅楼。穿村而过的生产河宽阔笔直,乡村水泥公路通到各家各户,老庄子上,已没几户人家了。

我的故乡,在城外十多公里。现在又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巨变。去年,一位下放在我老家那个生产队的一位无锡知青,叫儿子开着小车来寻找第二故乡。车子开到市区,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从市区开到他曾经下放的地方,竟兜兜转转开了一个小时,他全不认识了。因为,这里现在已变成了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宽阔的马路,闪亮的路灯,美不胜收的花木、绿化,蓬勃发展的新兴工业区,已让他找不到一丝当年的记忆。

一个个旧的村庄正在拆去。故乡的记忆,在我的头脑中已被一点点抹去。我故乡的那个庄子,已然拆掉了一半,村庄不在,邻居安在?邻居们有的暂住在过渡房里,有的陆续回迁。二十多栋高层组成的安置小区,已然是城市的一个高档社区。以前的左邻右舍,如今成了新城高楼里的上邻下舍。

虽然,捧着饭碗串门的记忆依然温暖,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挡不住的潮流。新的小区,依然会有新的邻居。而如花似锦的家园,不仅带给我们新生活的体验,更给了我们新的感悟。过去的邻居情深令人怀念,今后的邻里深情,将更令人期待。
发表于 2012-5-1 1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真的如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10:28 , Processed in 0.013930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