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12-7-9 18:18 编辑
文化儒学街
文/许正和
在盐城,儒学街不算起眼。其实,从老城中心往东走那么几步路,朝南一拐便是。说是“街”,也就十来步宽,叫“巷”反而贴切一些。总是一代一代的前人们沿袭着这么叫下来的吧,街便是街了。
盐城人大抵是熟悉宋曹故居的。一组明清建筑,那么精致典雅;一尊宋曹雕像,那么质朴敦厚。我从喧闹的建军路折进宁静的儒学街时,常常会踮起脚观看那院内的流觞池。以规模和影响而言,宋曹故居内的流觞池,当然不能和王羲之的兰亭之地相比。然而,以文人的操守和风骨而言,宋却是丝毫不输于王的。清兵南下之时,宋曹和昆山顾炎武、徐州万年少等文坛名家一样,挺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旗帜之下,哪怕被投进爱新觉罗家的大狱。和他匠心独具的书法作品、享誉古今的《书法约言》一样,这一点也非常值得后人景仰。
盐城人大抵是熟悉陆公祠的。一座典型的纪念性建筑,寄托了家乡人多少的崇敬与思念。700多年前,陆秀夫背起年方八岁的南宋末帝向着今广东新会的南海中飞身一跃,宣告了一个王朝的最后终结。三年之后,文天祥于大都菜市口赴难,在高歌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之时,也留下了“悼陆枢密秀夫”:“文彩珊瑚钩,淑气含公鼎。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数百年来,人们往往记住了陆公的忠烈,可在与陆公同年考中进士的文天祥眼中,首先提及的则是陆秀夫作为一个文人的“文彩”。
今天的儒学街,北宋,南陆,或许是仅存的文化标志。其实,儒学街的文化“基因”还远不止这些。
譬如学宫、文庙。《盐城县志》载,盐城在唐武德7年始“置学”。南宋绍兴27年,正式创建县学(亦称学宫,与文庙合一),清顺治14年重修。内有大成殿、泮池、明伦堂、名宦祠、崇圣祠、文昌祠、文峰阁等。单是从这一系列建筑的名称来看,学宫及文庙就是颇具规模的。在学子们《四书》、《五经》的颂读声中,新到任的县吏、赴京应试前的考生、考取了功名的新贵,都是要到文庙里的大成殿上朝拜孔圣人的。很明显的是,自南宋绍兴至清末的七百来年里,县学的位置一直在今儒学街的南段,即今陆公祠东、文峰路以南的一大片地块上。
譬如范公祠。据盐城博物馆《盐城历史大事记》载,“明嘉靖45年,教谕郑文升于盐城儒学街建范公祠,记念范仲淹”。这位主管学宫及文庙的官员将范公祠建在儒学街上的县学附近,无疑是为了给莘莘学子们树立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榜样。
譬如徐铎“大方伯第”。《盐城县志》载:徐铎,号枫亭,徐马庄(今盐都马沟徐马村)人。清雍正元年中举,乾隆元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山东学政、湖南乡试主考官、山东按察使、布政使。“他擅长书法,政事、文章彪炳南北”,“后住县城儒学街,门前悬‘大方伯第’竖额”。徐铎出身农家,甚而具体到农村做豆腐的人家。人怕出名,尤其是出身寒微之人的出名,因而关于他的传说不少。最经典的是“盐城有个徐铎铎,三十六岁读大学”,颇为有趣。一个“铎”字给念叠了,旧时又哪来的“大学”?其实是指他的大器晚成罢了。
而今,旧时的学宫、文庙、范公祠、大方伯第等已经不见了踪影,然而,前贤的文化气息却一直氤氲在儒学街上。因而,儒学街是静谧的,她不比一路之隔的县(衙)前街一带既往变幻莫测的政治烟云,不比老城中心至西门登瀛桥一带久远的商业繁华,她的静谧因文化而生。我又以为,儒学街的名字起得有学问,比之上海以文化街著称的福州路的名字要有意思得多。福州路当然有福州路的好,而儒学街也有儒学街的好,看点不一样,秉承的文化传统却是一般无二的。对于这里曾经汇聚和已然沉淀的历史文化,我们当珍惜,致力于挖掘、继承和发展,儒学街往后的人文况味一定会更好!
作者:许正和
Q Q:695577930
邮箱:xuzhenghe88@163.com 我的新浪博客欢迎朋友光临指教:http://blog.sina.com.cn/u/1263299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