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49|回复: 1

(王海燕)仓头庄的炊烟(0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9 1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仓头庄的炊烟

(市区)王海燕

    城西的蟒蛇河蜿蜒东流,折北拐弯处,有一个仓头庄,庄上住着6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1940年寒冬来临,本该炊烟四起、人声嘈杂的傍晚,却除了几声凄清的狗吠,一片沉寂。夜色渐渐笼罩,零星散落的低矮破旧的农舍,不见一丝灯光。兵患灾连,尤其是日伪洗劫,仓头庄农户大多外出逃荒避难,所剩无几的几户庄上老小,都蜷缩在冰冷透风的屋里,面对冰锅冷灶,打发着漫长的黑夜。

    正是这年冬天,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由海安迁到盐城文庙,当时化名胡服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总指挥部政委刘少奇率干部队伍来到盐城,不久,他的居住地由盐中正北楼迁往仓头庄李士琢家。初到庄上,满目凋敝的景象,使他的眉头无法舒展,而群众揭不开锅的日子更是让他揪心。村头田埂上,他远望那一个个沉默的烟囱,目光异常凝重。

    在敌后建设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艰巨的工程。群众工作是根基,而保障群众基本生存的吃饭问题首当其冲。旱灾,青黄不接。1941年的春荒使群众生活更为困顿。仓头人民最难忘的一幕:19411月的一个凌晨,李家东屋幽暗的煤油灯下,刘少奇和农会干部彻夜筹划解决庄上30多户断炊的问题。他清瘦的身影不甚清晰地晃动在光影中。光影透窗,成为仓头庄黑夜里唯一的亮。这是刘少奇在“皖南事变”发生后连续第六个不眠之夜。两天后,全庄办起了30处家庭粮食加工厂,断炊户顺利度过了春荒。其实,借一家地主之粮可供10多家穷户度日,但借粮度荒不只是政策,而是艰难又充满智慧的斗争。虽有开明地主士绅理解支持,但更多地主竭力反对、阻挠和破坏这种完全颠覆封建秩序的群众运动。抗拒、谣言、威胁、恐吓,甚至暗害干部群众之事也时有发生,但终无法阻挡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经过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借粮斗争取得胜利。仓头庄借粮度荒的经验迅速在盐阜区推开,仓头庄成为盐阜区农民运动的中心。短短两个月内,仅阜宁县就借粮200万斤,救济农民7万多人。群众欢天喜地道:“胡同志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一来,我们的烟囱又冒烟了。”

    刘少奇在盐城共一年半时间,其中8个月是住在仓头庄的。这8个月是极不寻常的8个月。仓头庄见证了刘少奇领导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抗日事业的蓬勃兴起,见证了皖南事变后中共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和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庄严时刻,见证了新四军除却威武之师以外文明之军的别样风采,见证了偏海一隅的盐城迅速成为整个华中抗日军政指挥中心的全过程。

    庄上人不懂何为决策英明,在乡野的气息里,政治狂澜也罢,军事较量也罢,方寸间的争夺也罢,无非一方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村人的眼里,各类政权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早已见惯不怪。面对初来乍到的这样一批着灰布军装的军人,他们表现得颇为平静。可接下来的一切却让他们诧异不已,军人们步履匆匆,穿梭不息,不见飞扬跋扈,但见秋毫无犯。从借粮度荒到减租减息,从民运队到农救会,乡亲们早已见底的米缸有了米,荒芜的农田葱绿一片。傍晚的乡村,袅袅的炊烟迎风摇曳,在淡淡的夜幕中泼洒着巨幅水墨画。仓头庄前所未有的变化是触手可及、真真切切的。庄上人感受到了那不一样的风生水起。

    连续劳累又缺乏营养,刘少奇身体日渐消瘦,面色蜡黄,时常咳嗽。妇委会的王志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而面对她捎来一篮鸡蛋,刘少奇再三辞谢:“乡亲养鸡生蛋是为解决柴米油盐的,我不能收”,实在推却不下,坚决付了钱。乡间小路,径窄泥泞,刘少奇却能健步如飞,走东家,串西家,顶风冒雪,问寒问暖。一天日上竿头时分,他步入农户李锦喜家发现,三个孩子睁大了眼睛钻在破被胎里不肯出来,问及缘由方知无衣遮体。刘少奇一阵心酸,忙送来粮食、衣服和粗布,春耕后又自己掏钱为其购买稻种和农具。南庄糖担挑夫朱学富没有余粮了,东庄孤寡残疾的七旬老妇李徐氏的屋漏了、药缺了,他一一挂在心上。

    对仓头人民一往情深的刘少奇也赢得了仓头人民的爱戴。离开仓头庄后,他用过的桌椅被农民徐美林和李士洪冒死掩埋,珍藏了多年,他们挺过敌人的酷刑,用生命保存了这些珍贵的文物。

    曾记得在太平盛景《清明上河图》画轴的末端,意外出现了一群衣衫褴褛的农人,其中一位没有腿,斜卧在城门口。孤苦无助的生命的存在突兀在一片繁华中,本不足为奇,但这时,一辆官车驶过。就在它即将绝尘而去的那一瞬,车窗的帘子被掀开一角,马车内的官员伸出头来回首一瞥,目光所指,正是那位卧地匍匐的无腿农人。想象此情此景,心被猛烈撞击。这温情的一瞥中有悲悯,更有一种莫名的自责,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封建王朝,也终有那些期许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良臣好官在。由范公堤到宋公堤,由悲悯的一瞥到乡村的炊烟,历史可以翻篇,真理亘古绵延。今天,如果我们党员干部的心中始终萦绕着一缕永远挥之不去的百姓的炊烟,那么,这炊烟,无论现代文明如何取代,它永远都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守望,永远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朴素的情感与期待,正如公益广告“舌尖上的春晚”《筷子篇》所要表达的亲情以外的另一层含义:民生,永远是为官者的题中要义。

发表于 2014-5-24 06: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片炊烟!
意切情绵,"散"而不乱,有故事,有意境!
如果再去掉一些"实"的东西,伸开思想的翅膀,让情与景飞扬起来,将是一篇上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09:39 , Processed in 0.0132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