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2|回复: 1

(薛维松)宋公堤,不朽的历史丰碑(0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7 21: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公堤,不朽的历史丰碑


    (市区)薛维松
    我市滨海县境内的宋公堤,是当年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率领民众修建的拦海挡潮大堤。它既是我市抗战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民主政府为民排难解忧兴办的实事工程。历经七十多年的历史沧桑,它已成为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屹立在盐阜人民的心目中。
    宋公堤,南至射阳河喇叭口,北至中山河口,全长达九十华里。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时沿海一带人民饱受海潮袭击之苦,为后来境内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即便在今天对于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启示一:即事关人民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必须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审视。
    海堤建设看起来在当时只是一项具体工作,但是建与不建却关系到新四军和新生抗日民主政权对人民的关心程度,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令我们敬佩的是新四军各级领导,尽管他们初到盐阜,一方面要清除匪患,以维护地方的社会治安;另一方面又忙于地方各级政权的建立,进行组织建设。然而,他们在繁忙和纷繁复杂的工作之中,始终不忘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有人在座谈会上提出修筑海堤建议进行试探时,时任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宋乃德(原新四军三师供给部部长)同志当即表态,海堤一定要修筑,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听了宋乃德同志的汇报后,时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同志显得格外动情。他交代宋乃德同志,“这是一件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再难也要修筑。这不仅仅是修一道海堤,而是筑起共产党军队,新政权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坚不可摧的通道”。这是极具高瞻远瞩的真知灼见。一直关注盐阜民生的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同志,在修筑海堤的请示报告上更是十分明确地指出:“海堤是否修筑,应从人民政治影响上决定,经济问题次之。”所有这些不仅增了添宋乃德同志修筑海堤的信心和决心,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从新四军各级领导的科学运筹之中看到了他们的为民情怀和希望所在,从而为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为团结和组织敌后广大人民进行伟大的抗日斗争奠定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启示二:即关注民生,为民兴办实事,必须要以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不增加群众负担为原则。
    面对当年海啸发生后的艰难局面,以宋乃德同志为首的修堤委员会经过反复讨论,认为修复海堤虽然是件好事,但绝不能增加群众负担。在经费难筹和人民群众更困难的两难之中,他们决定修筑海堤所需经费由盐税作抵,发行公债一百万元,整个工程按“以工代赈”的办法来进行。这些措施在当时无疑为一大发明和创造,不仅解决了资金来源,而且县里让参与筑堤的民工还有所得,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办法。
    新四军这种“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海堤修筑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须知,筑堤是从五月份开始的,时值岁饥,地方粮食匮乏、灾民又多。正当海堤粮食供应一时难以接济之时,新四军三师闻讯,遂将十二万斤军粮及时运至工地,以解燃眉之急。进而帮助地方政府组织人员分赴各地采购,将非成品粮运至八滩碾磨,再送之工地。这种鱼水深情,无不极大地调动了民工的施工热情。同样,在海堤淡水的供应上,他们也没有采取任何行政措施,而是让沿海乡镇的业主组织供应。用大桶装灌(每桶约外国进口火油箱四箱,每箱约四十斤),每桶由民夫队长给价五分(修筑南堤时增加到九分),用牛车运输,三十里道上,蜿蜒如带,日夜不停。
    启示三:即为民谋利,为民办实事,困难无处不在,但只要有坚强的为民信念和坚定的决心,有志者,事竟成。
    宋公堤的建设,是对水利史上“冬不挑河,夏不打堆”传统观念的一次挑战。修筑宋公堤南堤时正值盛夏。从七月二日开始,一连几天风雨,水深盈尺,海水大涨,工棚有的被风刮坏,有的浸入水中,时有疫病流行。面对这一情况,海堤办事处和地方士绅有所动摇,有停工之意,特派专人到东坎致堤委主席宋乃德《为施工困难报请核函》。函云“值此盛夏,开工以来,气候变化无常,烈日方去,暴雨又至,车辙成渠,洼地成河,泥泞万状,不堪施工,民夫工程人员,上受烈日煎熬,下有水气蒸发,病者十有三四,工棚漏雨,民工离散,燃料粮食均感不足……拟暂缓施工,俟秋后赓续”。
    宋乃德同志病于东坎,得悉惊急,集众计议,深感天时为难,中途停修影响之严重,新政权尚未巩固,敌伪顽造谣离间,海堤停建,堕入其奸。经过综合分析,他以共产党人的坚强信念和英勇气概,带着抱病之躯,冒雨亲赴八滩,几次跌入水中,全然不知。到八滩即召开堤委扩大会议,统一思想,作出继续修堤的决定。委员们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决计与海潮抗争,终使捍海大堤赶在天文大潮到来之前的7月31日胜利竣工,使人民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这不能不说是盐阜水利建设史上一段今古奇观。
    几十年过去了,故人已乘黄鹤去。然而,宋公堤却依旧默默地为沿海人民守卫着家园。有民谣云:“从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过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忆宋公”。这便是对宋乃德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新四军,地方抗日民主政府和这座不朽的历史丰碑的最好的讴歌礼赞。

发表于 2014-5-24 0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很好!就是叙述的太多,少了散文的灵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09:57 , Processed in 0.00916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