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的1940年正是盐阜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那年,也是表哥沈万明参加新四军的那年,新四军进行民主政治宣传,经过“减租减息”等新政策的实施,农民生活在政治平等,经济翻身,军民联防,军民一家亲的政治环境中,我们经常和驻扎在这里的新四军战士一起为群众扫地、挑水做好事,少先队、儿童团和民兵一起站岗放哨,老尚庄区是当时流动县政府经常驻扎的地方,每个村都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可称得上是敌人打不进的红色根据地。学校经常请游击老战士和劳动模范作报告,每年清明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慰问军烈属,“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革命歌声四处飞扬,学校里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我的家住在离村子有二华里的野舍上,所谓房子是专供种地农民躲雨的车棚子。我家祖辈种田,不识字,我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种田能手,更是罱泥能手。当时新四军的民运同志看中我家四面是河沟,四通八达,就把枪支弹药和印刷品藏在我家的地窖和草垛里,我父亲经常深夜冒风雨撑船接送新四军战士和地下党民运同志,我母亲在昏暗的豆油灯下做军鞋、缝军衣……我当时虽然年幼,但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就像烙印一样印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
我的表哥沈万明家穷,姨父早逝,姨母带着三个儿子逃荒度日。1940年2月我刚出生,表哥沈万明也只有十五岁,还是一个孩子,他时不时地来我家填个饱肚子。一天他听说附近的野花庄驻扎了新四军,是大救星毛主席领导的人民子弟兵,特别对穷人家不怕苦、不怕死的孩子优先吸收当新四军,因此我表哥万明像重见天日一样,赤着脚,穿了件破旧衣衫,只身跑到野花庄找到了新四军,非常激动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这一去就十多年杳无音讯。
直到1954年秋天,表哥沈万明和两个警卫员回到老家尚庄区陈家伙村。我当时已从尚庄小学考入盐中初一,进城读书,我未见到这位从内心钦佩的新四军表哥万明。他特地到我家专门探望我老母,互相拥抱,痛哭流涕。表哥在我家茅舍里住了三天三夜,母亲看到万明全身有十几处伤疤,体内还有几个弹片,十分心疼,眼泪双流,夸万明真是从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啊,是捡到的命啊!表哥从苏北新四军三师的一名战士,一直打到东北,再赴朝参战,直到解放西藏,他在我们革命老区成了附近闻名的英雄团长……
1954年秋我从城里放假回到老家茅舍,看到万明哥留下一张二寸黑白照片,穿的背心上印有“中央公安学院”几个红字。我就冒昧地写了一封便信寄给他,出乎意料,他给我这个从未见面的十四岁的小弟弟回了信,鼓励我要珍惜和平幸福时光,认真读书,长大成人。因此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做像表哥他们那样的新四军。我决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学好各门功课,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扫除文盲,放幻灯宣传卫生知识等,因此各方面进步较快,14岁入了团,18岁入了党。历任少先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班长。我以万明哥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组织同学给学校砌教室时挑砖瓦,抬石灰,扛木料等,成为盐城地区勤工俭学标兵。铁军精神的鼓舞和鞭策,我在1961年高中毕业面临三年自然灾害的严重困难时期,就以万明哥为榜样,认为自己20岁已是个比当年万明哥大得多的男子汉了,怎么能还坐在教室里光读书呢?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特别难忘的是学校在我高中毕业典礼大会上,请来了参加上甘岭战斗双目失明的战斗英雄唐成国作报告,他退伍回乡,不享受优抚待遇,并把抚恤金献给生产队,自己却和正常人一样拄着棍子在古老的水沤田里拉犁,我想我是一个健壮的青年也一定能,于是就毅然放弃保送北京大学哲学系跳农门的极好机会、下定决心“立志耕耘,回乡务农”做一名知青、共产党员应做的事。
我一回村就被选任党支部委员,民兵营长,第四队队长,倡议创办江苏函授大学,农业中学,面向下乡,回乡知青招生,我以铁军为榜样,以军人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和知青学员。冒严冬酷暑开展民兵各种训练,搞水利劳动竞赛,多次获得表扬奖励。面临上大学与下农村,当时不少人认为是天壤之别的生活境地,我选择后者是明知乡下苦,偏向乡下沉的决心,冲破种种阻力加入了贫下中农的劳动大军。我开始用由点到面的办法,组织乡亲们克服天种人收的天命观,学科普知识,逐步搞科学种田,改古老的水沤田为旱田,改单一水稻一熟,为稻、麦、棉三熟轮作制,水乡第一次长出了棉花,既减轻了在水沤田里艰苦劳作,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乡亲们夸我是读了书不忘本,回到农村一心为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夸我是老区培育的好后代。
我的老婆是邻村的民兵营教导员,还兼耕读教师,认识的人夸她能文能武,乡亲们夸她干什么事都是雷厉风行,真是民兵结情缘。
细细想来几十年来真是铁军情,心血凝,我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差得很多、很远,党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特别是1964年12月26日应邀出席了毛主席71岁生日寿宴,并成了座上宾。我非常感谢表哥沈万明多次写信鼓励我——要保持谦虚谨慎,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昙花一现的人,要继续发扬铁军精神,为党和人民争光,把老区尽早建成富庶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