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60|回复: 0

(陈践实)将军诗人的“兼济天下”之心[08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17: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14-8-11 18:13 编辑

周克玉出生于江苏阜宁县偏僻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祖辈父辈倾尽全力,送他进了收费低廉的学堂,断断续续读到小学毕业,再后来,终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不久,新四军到盐城,为他提供了读中学的机会,他在中学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即在苏北抗日干部学校当教员,又在区里做青年工作。后来,他参加了新四军,步入了人民军队的行列。
周克玉喜欢诗,从年轻起,就利用闲暇时间写诗。他出版过《京淮梦痕》《足茧千山》《心羽飞虹》《沧桑云影》等诗集。他的诗词有民谣的直白,也有古风的旷达,像是脱口而出,却又耐人寻味。尤其难得的是,作者总是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洞察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体现民本思想的好诗,颇为人喜爱。
1946年,周克玉在苏北抗日干部学校当教员时写的诗《民声》:“一分二分,有子有孙;三分四分,少子少孙;五分六分,断子绝孙。”这首诗以歌谣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了贫苦农民对高利贷极端痛恨的心声,语气从平缓到愤懑急剧升级,足以点燃人民心头反抗阶级剥削的怒火。
    请看下面这几首诗。这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这感悟中也蕴含着对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
《足茧千山》中有《滇池记事》四首,第二、第三首强烈对比,耐人寻味。青翠伴舟吟,碧波醉人心。群鹤逐抛食,游鱼觅知音。这是诗人1986年游滇池的情景,一幅干净、美丽、活生生的画面跃然眼内,身融其境,心旷神怡。然而,1998年诗人第三次来到滇池,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空中无飞鸟,不见渔人归。杂草覆污泥,引颈相问谁。诗人看到“明珠”滇池受到严重污染,水上无飞鸟,水下不见游鱼,湖面杂草丛生,感慨万千,引颈相问,发出强烈的呼唤: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这是作者对自然的真切感悟。
    2001年4月的《闲坐》:“碧空净无尘,清风附耳吟。独坐解鸟语,心入九霄云。”天空一碧如洗,因洁净无尘而更显得其碧的本色,这是秋天的天空。清风附耳而吟,如亲密之人亲切耳语,一个“附”字,一下子把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了。独坐解鸟语,无异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而“心入九霄”又何其壮阔!这是作者对自身的超然感悟,写出了和谐之美。
    另外还有一些作品,明白如话,淳朴亲切,朗朗上口,如民谣之耳熟能详,颇可传诵。如1997年8月的《咏泳》:破浪靠自力,贵贱无分别。若摆官架子,当心喂老鳖。这首诗以游泳设喻,寓含深刻,严厉地警告了那些官僚主义者若一味地摆官架子,终必自食恶果。。
    如2000年6月的《读一个巨贪的悔罪书》:蛀虫巨贪伎虽高,巧取豪夺法难逃。梦里日月花映酒,醒来面对断头刀。
1994年周克玉晋升上将军衔时,曾写《乡音》诗一首:“勿因位尊沾自喜,任重岂可忘桑梓。娘亲教我时谨慎,万变不离农家子。”将军不忘农家本份,一片丹心报国邦。
周克玉的诗中有一股流动的真情,如其人一样率真坦荡,清澈透明,同时还体现出令人钦敬的胸怀和正气。他的诗不仅“情真”“味厚”,更可贵在于“格高”,其内容上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反映时代风貌,在语言表达上大气硬朗,谦逊里透露出风骨,平实中蕴藏着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这精神中还蕴含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或可谓之民族之魂魄。这正气、这魂魄,如日月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09:41 , Processed in 0.0084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