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03|回复: 0

(陈舒)黄克诚敢于直言的启示[09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5 1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14-8-15 15:53 编辑

黄克诚敢于直言的启示

陈舒

最近,我看了电视剧《黄克诚》激起了对率领新四军第三师在盐阜地区战斗了五年之久的黄克诚同志的无比怀念。
在党内的老一代人中,黄克诚以刚直正派著称。他的一生历经曲折坎坷,几十年间有许多次受到错误的批斗,却始终坚持革命的理想信念,为真理敢做敢言。
1959年,在庐山,黄克诚与毛泽东一起吃饭,席间,黄克诚认为1946年的四平保卫战有错误。毛泽东马上说:“固守四平是我的决定!”黄克诚却回答:“是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面对这种倔强和坦荡,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便以哲人特有的风度表示:“那就让后人去评说吧!”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错误的批判。对此,黄克诚表示不平。有人提醒他,只要揭发并划清界限便可解脱。他回答:“落井下石也得有石头,可我一块石头也没有。我决不做诬陷别人,解脱自己的事!”随后,他被批斗和撤职降级。
1980年,黄克诚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否定毛泽东的思潮,大声疾呼应正确看待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要肯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二十年前庐山会议的冤案得以平反,黄克诚又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此时,他年近八十,双目失明,仍大力拨乱反正,并严肃告诫纪检干部要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敢于从老虎口中拔牙。后因身体日衰,他主动向中央请退。
黄克诚的直言,如离弦之箭。它既不是言不及义的“弯弯绕”,也不是言之无文的“放空炮”,更不是顾虑重重的“话到嘴边不出声”,而是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言必有中,甚或言简意赅,言近旨远,颇有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竹筒倒豆子精神。黄克诚的直言,贵重如金。他出以公心,坚持真理,坚持原则,襟怀坦白,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现实中,开展批评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干部信奉“栽花不栽刺,以后好办事”的哲学,不敢较真碰硬,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有的干部嘴上倒是提意见,但细究起来,却是“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自我批评放空炮”;更有些干部,苦心于委婉措辞,以批评之名行溜须之实,将批评变成了吹捧。不敢直言,不敢批评的原因,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不敢说,二是不愿说。不敢说的背后是“害怕”:批评领导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失面子。不敢说、不愿说,其结果都是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庸俗化,不但丝毫起不到清理思想灰尘、驱赶政治微生物的效果,也会使教育实践活动浮于表面、走走过场。
恢复敢于直言的好作风,使直言是金从口言之到身行之,一是离不开氛围。这个氛围就是民主的氛围、讨论的氛围、在法度原则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围,就是处上者愿听“谔谔”之言,而非对“诺诺”之音情有独钟。这种氛围就如历史上的盛世“主明臣直”那样,才会有直言的魏征涌现出来且被传为千古佳话。二是离不开责任。即下属有对上级进言的责任。这种责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甚至说:“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可见,直言进谏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叫“言责”。是责任,就要履行。不履行,也叫失职。三是离不开制度,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集中制,摒弃“家长制”“一言堂”。
具体说来,敢于直言,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端正思想,另一方面也要领导带头。如果领导对批评态度暧昧,如何动员其他人展开批评?如果一把手不能闻过则喜,其他人又怎么愿意提意见?也要看到,批评的目的是团结,而不是打击。在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在开展批评前进行“谈心”、“交心”,其目的正在于此。查摆问题要出于“公心”,相互沟通务求“交心”,批评同志充满“诚心”,接受批评非常“虚心”,才会敢于动真碰硬、揭短亮丑,真正触及思想,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以黄克诚同志为榜样,敢于直言、敢于批评。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彻底革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党员干部就会神清气爽,我们党内的生活也就能风清气正。
(史料见:百度:黄克诚为真理十次直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5 14:26 , Processed in 0.01323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