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4|回复: 4

阅读简记(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4 10:4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纳兰容容 于 2018-12-30 09:39 编辑

  阅读简记(六)
  
  《五经异义》为东汉许慎所撰,早已失传。清人陈寿祺的疏证,共有三卷,是参订多个辑本,这对两汉经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后汉书·许慎传》上说许慎“少博学经籍”。由于才学过人,许慎入京后,师从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贾逵,学习古文经。由于《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议》。人们称赞他:“五经无双许叔重”。汉代的今古文之争,所谓“今文”指的是,汉代使用的隶书;“古文”指汉以前,用籀书或小篆的文字。这种学术争论聚讼千载,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庞大和复杂,不仅是在书写文字的方面。
  
  许慎的著作,先列今学,再列古学。这样有助于,辨明双方观点,再进行评价、判断。“虽条目无多而什一仅存,固言汉学者所宜详究焉。”其中的“谨案”,是作者经学观的体现,没有局限门户之见,有融合今古学说的作用。由于“礼” 制在社会的影响,内容多有涉及。“《五经异义》十卷,许慎撰,郑玄驳”。倘若这本书价值不高,引不起郑康成的重视。
  
  清人陈寿祺,初治宋明理学,后专治汉学,解经析义,多有心得。他的《五经异义疏证》,大致得出原书,“汉师遗说,略见条流”。历史长河中,许慎的大作,已经不可寻到,是一种遗憾,这也显现出,陈疏的意义所在。我个人而言,阅读困难的地方,不在字句、资料是否能读懂,而是缺乏代入的感觉,怎么弄清楚,当时人们的心理,比较困难。何况,汉代经学遗留的资料,有待丰富。
  
  阅读经学作品需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些文笔,仅从某个节点思考,是不全面的。针对“礼”制的态度,反映“今”、“古”两派,对待历史文化的不同,我们不在当时的环境,时代的风气不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如果能从经学的发展过程,进行阅读相对好些。汉朝的时代,要精通今文经,还要了解古文经,这种博通,不只是一个时代特色。经学大师们,守成和开创,他们都很重视。
  
  阅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原著,还要兼顾后来的注疏。如果不看注疏,无法博采知识;如果只重视注疏,经的地位要下降。怎样把握和平衡,真的需要能力,并非一日之功。



发表于 2018-6-4 16:2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4 20:2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来向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18-6-4 20:2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来向老师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0:4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天下 发表于 2018-6-4 16:29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3 15:29 , Processed in 0.01018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