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33|回复: 2

《土著知青》(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0 15:1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著知青,是大地的子女;土著知青,是农民的孩子;土著知青,是一代一代土著知青和农民们难忘的记忆。
       “土著”的概念,古已有之,张岱《夜航船》已有先解,“言着土地而长居者,非流寓迁徙之人也”。而“土著知青”这个词,是我在贾平凹《我是农民》的文章中看到的。他说:“知青文学在相当长的时间走红于中国文坛,我却是没有写过一个字的知青文学作品”。
        从城里敲锣打鼓来乡下当农民的孩子们回去了,从乡下寒窗苦读的孩子们也渐渐融入了城市的氛围。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怎奈思绪在心头盘旋。于是,“乡愁”便在知青和土著知青的笔尖下,游来游去。
        知青和我是搭不上边了。我一张奖状也没得过(有过一张,跑步拿回来的三等奖),再加初中断片一学期。土著知青,是我的邻居们。十里八乡,在那个道路封塞的年代,为他们拉横幅告知乡邻,某某,某某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还有村里通讯传达会议精神和科学种植庄稼用的广播(睡在铺上,田间地头都在它的授教范围)也为他们播报祝贺,以勉后者。
        土著知青是要走的,带着人生的梦想大步向前。他们是村里很小的一个比例;他们也是茶余饭后集民点上谈闲的点名人物。他们是村里的高材生,他们是村里的红人,他们的名字和故事会在墩上、圩上、湾上、庄上、舍上、岗上、集子上响上几十年,甚至更久。放眼全国,得有多少这样的“土著知青”呢?
        土著知青不是农民,从户口性质上会循序渐进地冲进城市,不是少数,不是多数,是绝大多数。
        又是一年秋冬季,当自然草木将即枯荣,夏种秋收的水稻在霜降后,立冬前丰收入库。待到寒冬腊月,秋种夏收的麦子已碧绿的站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遇上雪花飘落的日子,农人们倒不会多讲“瑞雪兆丰年”,而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论肥料、虫害、墒沟,以及养殖的一些事情。
        土著知青如同昔日裹小脚的老太,耆宿的长者,渐行渐远。土著知青也如这乡间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土著知青又如农人们手里种植的水稻和麦子,即便早早知道它们会客走他乡,也会倾情付出和浇灌。
 楼主| 发表于 2018-9-30 15:1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来练练手。
发表于 2018-10-1 09:3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7 04:07 , Processed in 0.01046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