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6|回复: 0

悠悠故乡情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3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母亲,你是我一生忘不了的感动,你是我一世忘不了的温暖,你是我今生忘不了的至爱!

  我不知啊,你我一辈子的苦还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母亲,我对不起您!对不起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不起您日夜为我辛劳奔波的辛苦;对不起您每天忍受我对您的咆哮嘶吼......

  母亲,说好的,我们相依为命;母亲,说好的,我们执手相伴;母亲,说好的,我们不离不弃......

  我无法忘记,小学六年的伤痛与耻辱。那些被人当作怪物的日子,受尽冷嘲热讽,受尽白眼孤立,受尽拳打脚踢,受尽莫须有罪名的攻击。我常常一个人坐在木棉树下,望着木棉花掉落,那是怎么的一种孤寂与心酸......

  泪流无需隐藏,寂寞却吞噬我心。那年雨季我坐在公园里,静静地看春天的美景。美到蝌蚪在水里俏皮地游动,美到水滴晶莹剔透,滴在叶儿上,仿佛可以听到它在向春哀诉;美到亭子的飞翔,飞到遥远的天堂,我多想也跟了去;美到这淅淅沥沥的小雨,化作我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

  老天啊,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天生有异于常人的举止,难道就要受到千夫所指的悲惨境地?为什么一个人天生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难到道就要受到众叛亲离的下场?为什么一个人努力地追求人生的价值,拼命地想让别人肯定自己,诚挚地向每一位喜欢的人掏心掏肺,尝到的却是寂寞、空虚、失落、痛彻心扉、悲到心酸与委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痛,铭心刻骨;寂寞,钻进骨髓;伤,腐蚀心脏;恨,咬牙切齿......

  一切的一切,叠加在一起,终于使我崩溃,终于,作茧自缚使我尝到了十五年的疼痛滋味。

  母亲,在我住院的四个多月里,您的心倍受煎熬。试问,有哪一位母亲能接受健康的女儿住进了精神病院?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会如此地自责,为什么当初没有好好保护她的女儿,以至于自己的女儿受了伤,自己也完全不知情?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为了家庭奋斗了一生,回报自己的却是自己的女儿原来一直生活得不幸福?试问,有哪一位母亲不期盼过着含饴弄孙的美好生活?试问有哪一位母亲能接受女儿精神崩溃的事实?

  没有,当然没有!可事实发生了,它就是事实,任何人也无法改变。母亲每一天都带着悲痛工作,从单位到医院,她心急如焚,怕我多等了那么一刻钟;每天中午,她都要准备晚上带去医院的饭菜,女儿生病,无钱治疗,丈夫下岗,重重重压,使母亲心力交瘁痛苦不堪。每天中午,母亲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为自己煮一顿美味营养的饭菜,她在饭堂买几个馒头,一边开着风扇,一边躺在地上,流着眼泪,一边吃着馒头,那味道如同嚼蜡......

  风雨纷飞,雷鸣闪电,夏季里每个雨夜,母亲一手背着包一手拿着伞,伞上扣着装着我饭菜的袋子,90多个雨夜,风雨交加,兼程无阻。

  每个早上母亲都会带我到公园散步做操,它的动作规范笔挺。有时我坚持不下去,母亲看着我因药物而肥胖的身体,心情相当沉重与低落,可是她总是向我微笑,鼓励我坚持做下去。

  为了节省住院费,母亲与我一起睡,我每晚都睡得很好,可是母亲却只占了小半张床,每天都要忍受蚊子的叮咬,等她醒来整个手臂都是红红的小肿粒......

  120多个日夜,母亲的心情有时烈日当空;有时风雨交加;有时乌云盖顶。母亲,您的心啊,我知道,那是不能承受之重啊。您的心酸,您的重担,您的沉甸甸的爱,您那痛到捶胸顿足的心啊,何时不是用对我浓浓的爱包裹着,坚强地顶着。您用春雨一样绵长细腻的爱,悄悄地将我的痛苦与悲伤注入希望的力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寂寞,而是身边总有那如春天般美丽而温情,轻轻而浓烈的母爱围绕在我身旁。

  母亲,十五年了,体弱多病的您,用孱弱的身体,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用您深深的爱鼓励我要坚强;用您一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故事,打动我早已麻木的心灵;用您的言传身教感染我敏感脆弱的心,纠正我错误的价值观与行为。

  母亲,您是多么多么爱我,而我是用什么报答您的。十五年,我的病越发严重,我咒您,我甚至对您拳脚相加。母亲,不是我不爱您,只是骂您有多毒,打你有多重,伤您有多深,我的心就痛得有多深......

  母亲,您是多么爱我,我不是没有感觉。只是我的心好了一阵子,就又忽地被悲伤与愤怒撕裂开来,好痛,好痛,好痛......

  母亲啊,您的泪不停地流,您的泪,每天都在流,您问我,还坚守当初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诺言吗?我无力地流着泪,回答不知道。

  其实,我亲爱的母亲,您为我付出的已经够多了,就算我折寿五十年,也还不了您的恩情。母亲,我可以大声地说:母亲,我爱您,您的下半生,由我来照顾,我不会放弃自己,我再也不会用死亡逃避责任,当初的承诺,我永远铭刻在心!

  母亲,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二

  饭菜香,这是妈妈的味道。指尖敲打着文字,眼中已满是泪水......

  细细回忆,从早到晚母亲一直是忙碌的,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按时给一家子人做上可口的饭菜。

  那时母亲三十多岁,家里很穷,吃不起菜,鱼肉之类。于是,馒头便成了我们的主食。而母亲的馒头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馒头。

  买了面粉回来,倒入大盆里,母亲像做太极一样从容的搅和着水和面粉。这是一道不易的工序,水多了,做出来的馒头会有许多的小孔,一抓便像软体动物似的;水少了,馒头就会变成特别确,口感不好,不知道母亲是经过多少的实验才把比例做到最好。

  母亲满手都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我看着,便觉得她的手很脏。于是每次她和粉的时候,我都跑开。直到我渐渐长大,学校里组织劳动,每次擦洗墙角的时候手上满是灰尘、手指甲里污黑一片,才想起母亲的手原来充满了面粉的香气。

  大约和了十几分钟,面粉和水完全的交融在一起,母亲盖上盖子,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发酵完毕,揭起盖子,呀,那团面粉变得像白玉石一样的色泽油亮,形状像小半个篮球,看上去十分的光滑。

  很快母亲便开始揉搓面粉的形状,她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撒了面粉的白纸上,双手一边压一边前后的搓着,揉力有度,不一会儿就搓成长方形的条状,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到笼子里开始蒸煮。

  那红黄相间的火焰,蒸出了香喷喷的馒头。打开盖子,一股小麦独有的香气扑鼻而来,还未能母亲将馒头拿出,我就伸出小手快速的抢了一个。冬天里,若是抢了一个热乎乎的馒头在手上,烫得手指通红,馒头在手里来回跳动,就暖了冷冰冰的小手;掰开,里面是一个个飘出香气的小孔,飘到鼻子旁,就暖了鼻息;急不可待将馒头一片片含在嘴里,满口的香,满口的酥软,暖了我的心房。

  馒头,将小时候饥饿的岁月,飘满了意志温饱的香气。

  母亲的日子一年年辛劳挨过了春夏秋冬,等到日子稍微的温饱了,母亲便开始了她包粽子成瘾的生涯。

  母亲包的粽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每年,母亲回乡时,都要叫舅舅帮她摘一大箱粽叶,她说,乡下的叶子才真正的香呢!包粽子,也是一件费神费力的活儿。母亲将粽叶放在高压锅里煮沸,彻底去了灰尘和霉菌,准备好一条条长长的粽绳。洗糯米、搓绿豆、切肥肉,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包了。

  平时里,人们都习惯于包三角粽,小小的,挺可爱。超市里卖的,也是三角粽,就连赫赫有名的潮州粽子都是三角的。超市里的粽子,很贵,难吃,填不饱肚子,没有粽叶的香味,除了一点豆沙或者一丝没味的瘦肉,就再也吃不出什么馅料来。潮州粽,用的是纯正的荷叶,一条相当于别家的两三条,里面有绿豆、花生、肥肉,糯米,被熬得软绵绵,几乎不用怎么嚼动变可吞进肚里去,由于染了荷叶的味道,粽子变得有点儿苦。

  母亲的粽子,是长方型的,是客家人特有的文化之一。姨妈包的粽子,也是长方型,可长而瘦,像极了那身段苗条的客家妹子。她用的糯米,是放了碱水的,吃起来便没了糯米本身发酸的味道,尝起来也算是可口的。

  母亲放的是纯真的家乡糯米,先将盐油倒入糯米中,腌制一段时间,等入味了,散发出纯真压榨花生油的香气,便放入弯成漏斗形状的粽叶里,放入去了皮的绿豆,放上一大块五层段的五花肉,中间放少量虾米、冬菇、咸蛋黄,再铺上绿豆和糯米,再围上几片粽叶,绕上几条粽绳,一条又肥又大又长的粽子便包好了,像极了唐朝的以胖为美的采莲的姑娘们。

  卖粽子赚的利润是很少的,因成本太高,这几年许多老字号都消失了。这不,母亲将粽子放入高压锅,放入的水要过面,先开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煮,一天下来恐怕煤气也要花上好几块。

  真情,真心,真意。还未出锅的粽香就已在整个屋子里回荡,让人垂涎三尺。两个小时的等候,我的肚子在抗议、在要求、在呐喊,母亲迫不及待的拿出一条让我尝尝鲜。那特有的粽叶的香味,已熏得我迷醉,尝了一口糯米,连着花生油、粽叶、和它本身的香味,加上嚼劲十足,我的味蕾开始麻目了,我的气管开始窒息了,我的脑子除了香气,便一片空白。

  包粽子的岁月,将母亲的手磨得又硬又粗糙,每逢冬天,母亲的手便裂开了口子,痛得如撕裂般,可母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叫过疼。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好东西越吃越多,鸡鸭鱼肉几乎撑破了我们的肚皮。什么都吃腻了似的。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猪肉酿豆腐、咸鱼煲茄子、各种馅的饺子,甚至连大米、油、酱油都有许多牌子和品种,我想,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能再引起我们的食欲了。

  回首那些艰苦贫穷、缺衣少食的岁月,不禁叹生活的越变越好让我们都忘记了曾经的奋斗、曾经的苦中作乐、曾经的属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团团围坐在一起,品尝自给自足简单而温暖的食物,忘记了一种特殊的味道。

  如今,大城市里,酒家餐厅林立,享受的是空调吹风等清凉的环境,是服务员彬彬有礼的高质量服务,是各色各样多得数不清的菜肴。有谁,还会做馒头,包粽子?有谁,还会在忙碌之余做一顿普普通通的早饭,或者早已忘记了几十年前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

  如今,工业油磨的大米、满是地沟油的暗流、污染的水质环境、超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饺子、猪肉,让我们望而生畏,有机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成了餐桌上的主食,以前贱价的食物现在已成了高高在上的贵价食品。

  可是,无论多么的可笑,多么的可悲,多么的矛盾,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幼年时母亲给我们做的一顿馒头,一个粽子,那些香气,是健康有益的香气、是苦中带甜的香气,是那个时代主流精神的香气,是母亲身上特别的香气。

  呵,原来是母亲的味道,是母亲艰苦朴素的味道,是母亲慈爱关怀的味道,是母亲无私奉献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味道......

  三

  在红尘里漂泊了大半生。小的时候,总是想逃离这个山穷僻壤的地方,想不到,几十年后回家探亲,离别了,终究带着眼泪,不舍病床上的老母亲,不舍得乡间的一草一木,还有那泛着光泽的碧绿如玉的青青小草,河水缓缓的从身边流过,跳跃着我的情丝,拨动着我的心弦。

  草儿青青,我心晶晶,草儿上的露珠,凉如泉水,透着甘之如饴的清甜,总是调皮的用手指轻轻碰触阳光下的晶莹。我的指甲嫩嫩的,白里透红,我经常这样看着我的指甲,母亲一有空,便用细细的剪刀,顺着我那月牙型的指甲,小心翼翼的剪成弯弯的月亮。

  草 儿上的露珠,盈盈的是我的甘露。书香墨墨,诗行袅袅,放牛的空隙,我趴在青春的河岸边,重复的读着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这么一首诗,让我印象深刻;就这么一首诗,让我记了一辈子;就这么一首诗,让我感叹乡情的痛苦与缠绵。

  牛儿悠闲的吃着嫩草,大大的嘴巴露出红褐色的长长的舌头,舌头不时的伸出来,舔舔清甜甘冽的溪水。碧绿如玉的溪水静静的流淌,时儿湍急,时而缓慢,它的声音,美妙如风铃,婉转如笛声,好像都是,又好像不完全是,那么为什么它的歌声让我如此熟悉?河水宽阔,时常渔翁撑着小小的渔船,唱着乡村男子独有的高亢的声音顺流而过。河里的石头,三三两两的伫立着,不时分流着迎面而来的溪水,转成漩涡。

  河里的鱼儿品种多样,乡亲们经常带着小孙子来这里捕鱼。春天里,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河水渐长,上了年纪的长辈都背着背缕,拿着长长的竹做的鱼竿,竿头吊上一条白线,线上系上鱼钩,钩里插着蚯蚓,席草而坐。河里鱼虾肥美,故不一会儿,就有大条的鲤鱼上钩。

  那时我在读初中,三妹正读小学,可爱又顽皮,一放学便匆匆赶到河边,把书包往我这边一扔,便像一条在岸上焦渴的鱼一般,朝着河水飞奔而去,沉下去,忽然不见了踪影,吓得我朝河里张望,不一会儿,她又像鱼美人似的芙蓉出水,我心稍安,便大声嚷道:“三妹,你小心一点,别玩太久。”三妹似乎没听到我的劝说,像一只小青蛙,用她那灵活而矫健的身姿,穿梭于这绿得可爱、美得温润的河水中。

  河水,奔腾不息,绕过一座又一座山。它是我们的命脉,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我们的母亲河。

  夏天,要摔打的衣服特别多。母亲便带着我,背着两大背篓的衣服,蹲在小河边,一遍又一遍的摔打。母亲的手,已经起了许多的茧子,流过许多的血。她将衣服一篓全倒在已经被摔打过无数次的洁白光滑的石头上,将一件衣服迅速的在河中过水,反复涤荡几下,便拿起那沉重的木棒,按着衣服从上至下的纹路,像剁肉一样快而精准。母亲穿得很朴素,一件灰色的上衣和一条黑色的裤子,这一身衣服,不知在这条河里翻腾过多少次,就像母亲在苦难的岁月进而挣扎过多少次;这一身衣服,不知在这河岸上摔打过多少次,就像母亲在大灾荒时期为了儿女的生活读书被无常的命运折磨过多少次;这一身衣服,不知母亲在深夜里大家都睡着了而她还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多少次,就像母亲告诉自己一定要挺住直到儿女到考上大学为止。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背着小弟上学。这是母亲的最后一个孩子,那时,母亲快四十了,农务缠身,只能将小弟交给我。每天,天未亮,雄鸡啼鸣,我便帮睡在摇篮里的弟弟换已尿湿的裤子,擦洗干净,煮了点稀稀的米粥,自己喝一点,喂小弟喝一点,便带着窝窝头上路了。

  晨风吹起,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让我冥想着天亮时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更让我期待渡过那条横亘在河上的摇摇晃晃的桥。我哼着歌,一路前行,不久,便闻到了烟囱里扑鼻而来的香气,那是农村人特有的米糊糊的香气。平时上山砍柴,一砍就是大半天,翻过一座座山岭,绕过每一种树林,手里拿着不知磨过多少次的镰刀,使劲拼命的砍,全身上下粘满了汗水,就像洗了好几个澡似的,但那些澡是盐澡,头上、眼睛旁、腰身上全都堆满了体内的盐。每当这个时候,口像被火烧似的,干得就快裂开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讨碗米粥喝,立刻,仿佛从地狱到了天堂,嗓子一下子清凉了许多。这就是我对米粥深深的感情。到现在,我身体里都流着米粥的“血液”,别的什么也吃不下,一吃就拉肚子,唯这米粥,能让我喝了整整六十多年,能让我把命延续到现在。

  天空翻开它白白的云层,橙色的阳光洒满天际,我走到了小桥上。墨绿深深,溪水潺潺,鸟叫蝉鸣。我不像三妹一样懂得游泳,更没有勇气跳进河水玩耍。每次走过这桥,我就心惊胆战。这桥是绳索做的扶手,下面用绳子串起一片片木板,走起路来,木板就“吱呀”“吱呀”作响。有流水的地方,草木越发茂盛,鸟儿的歌声越发动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些花开的香气,也从幽深的山谷里悠然飘来,那些农家的鸭子,也成群结队的从小桥底下游过。

  这是哪里的花香啊?在哪个山谷呢?看着时间还早,我艰难的走过桥,朝森林的纵深处走去。行到水穷处,但见漫山遍野的茶花在风中微笑着点头。花色万千,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像那些神话里的神仙姐姐,穿着各色水袖长服,唱着天籁般的歌声 ,从天上人间的幽水碧潭处飞舞而来。那些微微卷起的花瓣,仿佛她们各异的舞姿,有的柔美、有的奔放、有的含蓄、有的多情。暗送而来的盈盈秋波,使人心神荡漾。

  从此,每旦过桥,只要闻着这令人陶醉的花香,想像着它们那时而娇羞时而奔放的模样 ,心里的害怕就减了几分。

  现在,家乡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家乡了。那宽宽的河水,变得狭窄了;那如碧玉般的光泽,已断然消释了几分;清澈的玉体,沾染了黑色的污水和垃圾。河上,不见了渔翁的踪影,不见了小牛、鸭子的踪影,也不见了当初三妹在河里东游西串的快乐身影,更不见了母亲在河边摔打衣服的背影和我放牛时惬意的快乐。

  现在,那条摇摆的木桥已被白色的水泥大桥代替,人们过河再也不用战战兢兢了;河的两岸矗立起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再也不是过去的泥土坯房。

  有失去,必然有收获。人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是桌上的“常客”;电视、电脑、电冰箱、洗衣机早已是村民常用的家电;公路四通八达,上面飞奔着各式各样的洋车、国产车;小康生活已走近了乡村的生活。

  失去的,不能找回,但得到的却也珍贵。环境变差了,但农村人却依然留存下上一辈的纯朴与美丽,留下的,还会有那花香的印迹。相信,不久的将来,故乡将会迎来一次又一次城市化进程,当河水又从河的这头流向河的那头,当河水又溢满了河涌,当碧水再次映照着蓝天,当小动物们又在河里欢快的游泳,当人们又能在河里嬉戏玩耍,那么,我的故乡将是一个新的故乡,一个有所继承又翻天覆地变化着的故乡。

  多么希望,病床上的老母亲看到这一切,多么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经常回来看看祖辈生活的故乡,是多么的质朴而美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1-22 06:01 , Processed in 0.011833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