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48|回复: 15

[原创] 高高的钻天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16: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你走过苏北灌溉总渠阜宁段的大堤吗?你如果走过,一定会被大堤上的那道绿色屏障所吸引,但是你仔细看过吗?构成这道绿色屏障的除了水杉之外,就是钻天杨了,那一排排的钻天杨高大挺拔,俨然是总渠大堤的卫士。 印象里,在苏北农村,钻天杨树是并不引人注意的一种树种,或许是过于普通亦或他的潜质尚未被人认识吧,反正这是没有在我儿时头脑里打下印记的那种树,如果要说有点印象,也是不太好的印象,这种树多生辣人的毛毛虫,小时候玩耍的时候没少吃过它的苦头,所以小孩都躲着这种树玩。 儿时常见的是楝树,桑树和刺槐,渐渐地这些树越来越少了,而不经意间,钻天杨却在苏北原野上铺天盖地唱起了主角。你无论走到哪,钻天杨总离不开你的视线。乡村大道,河堤沟坡,农舍前后,满眼都是排列整齐的钻天杨,还有那国道旁成片成片的百米钻天杨林,你看它们迎风挺立,潇洒飘逸,不由得你不心生赞叹。你再放眼望那一方方一块块的农田,田埂道上都植上了钻天杨,整个田野被钻天杨网络化了,自成一片风景。 钻天杨在我们家乡俗称意杨,顾名思义,大概是指这是一种速生植物吧。留意钻天杨,并对其心生敬意的也就是近几年的事。钻天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适应力极强的树种,可以扦插成活,不择地域,哪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那年我到东北出差,在辽阔的东北平原上,会时不时的看到一排排钻天杨凸自在那旷野上挺立着,显得是那样的伟岸夺目。前年我到西北旅游,列车穿行在黄土高坡上,我坐在窗口欣赏着这别具一格的景致,忽然一片白光耀眼晕目,这情形间或着出现,我疑惑着这是一种开着白花的树,再仔细观察,原来是钻天杨,它枝繁叶茂,光洁的叶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奇异的白光,也给我造成了错觉。钻天杨在大西北作用可大了,人们用它来抵御风沙,植被大地,改善水土。在苏北,钻天杨广受大家喜爱,主要还是它的经济价值,一棵苗木从栽植到成材也只用35年时间,可卖到几百元、上千元。一户庄户人家在家前屋后,田边路旁栽上几百颗,上千棵的钻天杨,会是家庭一笔不小的收入呢,难怪农民朋友将钻天杨称为“摇钱树”,是农家的“绿色银行。 我欣赏钻天杨,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敬佩,你看它无论是在盐碱湿地,还是在高寒地带,无论是河边道旁,还是在堆堤圩上,条件恶劣也好,优越也罢,它都能泰然处之,坚守住自己一份生命的荣耀。 我欣赏钻天杨,它正直向上的品质令人向往。你看它不和松柏比翠,不和水杉比亮,没有垂柳柔弱的枝条,没有凌霄攀援的优势。它有的欣长的身躯,硬朗的心气,它腰板挺拔,枝条向上,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心志不旁鹜,朝天一直冲!”著名作家茅盾赞美钻天杨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我欣赏钻天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正直、朴实、大度、无私。它不会刻意张扬,更不会曲意迎奉,它平和沉稳,勇于担当,默默承受。它心系蓝天,向往太阳,“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遮荒凉。” 我欣赏钻天杨,它平凡而高尚,就如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不会奢求什么,但会努力向上,以自己的执着和坚毅完善自身,造福社会,正所谓:“愿将生命植荒塬,携手荒凉亦坦然, 奉献精神迎礼赞,原来高尚是平凡。” 我欣赏那一排排高高的钻天杨!
发表于 2009-11-30 16: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发表于 2009-11-30 22: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颇有《白杨礼赞》的风格,欣赏了。
发表于 2009-12-1 10: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啊,你是不是阜宁马力教育培训的那个绿叶啊
发表于 2009-12-1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您一样,我也很欣赏钻天杨。     欣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尽管普通,但适应性很强。
发表于 2009-12-1 14: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严局的文章,学习了!
发表于 2009-12-2 1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北老家确实非常多见这种钻天杨,长的很直很高,印象中似乎这种树木不易长粗。
发表于 2009-12-2 1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质朴、流畅,欣赏。
发表于 2009-12-2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刚刚到澳洋上班,经过灌溉总渠看到高高的钻天杨而发出的感慨,可见作者留心生活,对杨树的描绘细腻传神。 文中提到去过北方,应该再加上一笔,对比一下胡杨树,胡杨树具有三千的精神:千年不枯;枯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 我们这里的杨树也有一种特别的精神。 问好老朋友!
发表于 2009-12-3 16: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进的力量 , 奋发的力量, 人就得学习这种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6-26 08:28 , Processed in 0.02373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