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14|回复: 26

[原创] 三“巧”合一 妙笔生花——简析《与我的家乡一起蜕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0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拙作《出书的纠结》刊登于5月17日《盐城晚报》B24版。这稿子16日8时发过去,次日即用出来,太出乎我的意料。以我对报纸工作的了解,编辑若不是在第一时间着手处理,无论如何是赶不上次日见报的。不由得我不对责任编辑心生感激。

 多年写作的经历,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对与自己“同版”的文章和作者往往会特别的关注。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今天,当读到同版作者蔡亚琴的散文《与我的家乡一起蜕变》(以下简称“《与》文”)时,我的眼睛不禁为之一亮,阅读再三,不忍释手,一股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冲动油然而生,故不揣谫陋,冒昧加以赏析,既是以此向作者致意答谢,也同时求教于方家同好。

 《与》文以字符数(计空格)计算,仅968字,堪称是篇短小精悍的美文。我的评价是八个字:三“巧”合一 妙笔生花。

 先说巧合的时间。作者出生那年,恰巧是盐城撤县建市之年。我查了一下资料,是1983年。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巧合的时间节点,简洁的开头就非常引人入胜:“一岁那年,我从母亲的身体里脱离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父亲抱着裹在毛毯里的我满村子转悠,只为与邻居分享他初为人父的喜悦。听说,那一年,盐城县变成了盐城市。”当然,这些都是她后来“听说”的。一个婴儿与自己所在的新市盐城一起诞生,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读到此处,我会心一笑,在心里为这个婴儿,也为新市盐城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以巧合的时间点切入正题,这种“开门见喜”式的开头,可谓独占先机,兀自让文章成功了一半。

 再说巧妙的构思。作者的出生与盐城建市在时间上的巧合,注定了她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都是与盐城这个年轻的城市“一起蜕变”。因为这是“新宁杯.锦绣家园”征文大赛的一篇参赛作品,所以,作者与盐城“一起蜕变”的过程,则与征文的主题契合得简直天衣无缝。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进一步的巧妙构思、谋篇布局,更显其不凡的功底和才华。且看她的构思轨迹:

 “我牙牙学语……中国最大的丹顶鹤湿地保护区正式在盐城挂牌成立。”

 “三岁那年,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儿歌……村里人因为一剧《红灯记》一下子都迷上了淮剧。”

 “四岁那年,我上了幼儿园……盐城建成了新四军纪念馆和最具城市标志性的“大铜马”。

 “五岁那年,我和同桌的友谊……七仙女的故乡东台撤县成市了。”

 “八岁那年,我当上了少先队员……爷爷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台燕舞收录机。”

 “十七岁那年,我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中考……我们镇上的机场开始正式通航了。”

 “二十岁那年,我离开家乡赴异地求学……老“城区”变成了新“亭湖”。

 “二十三岁那年,初出校园的我……,盐城新建了座可容纳万余人的国际型体育馆。”

 上述一系列段落排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既有作者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又几乎是盐城市快速发展、跳跃发展的“编年史”。在此间的叙事方式上,作者把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密切相联,作者不仅把目光聚焦盐城发展中的重大项目、重大事件,同时也关注着民生问题,如“八岁那年,我当上了少先队员……爷爷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台燕舞收录机。”这是一个时代留下的印记,国人谁不知道“燕舞小子”唱出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燕舞,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在引发读者调动自己回忆的“细胞”,让历史像电影蒙太奇般一幕幕在脑海中展现。阅读中,我既为作者的成长成熟感到欣喜,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欣慰。一篇短文能包涵如此巨大的信息量,作者取舍的技巧以及用心之良苦,令人赞叹。

 最后说灵巧的点睛。《与》文的结尾堪称点睛之笔。她是这么写的:“二零一二这一年,已近而立的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为了那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仍存于心中的梦想,奔走在自己的奋斗之路上……就如同我的家乡一般——我们每天都在这个城市忙碌地行行走走,似乎从来都不觉她有多大变化,待到你某一天闲暇之时,偶然抬头一看,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她已变得如此广阔,如此美丽。”

 由于《与》文是以时间为主线,把个人成长、新市发展中的那一粒粒“珍珠”串连起来的,结尾收笔了,一条“闪光的珍珠项链”大功告成,落在了对家乡的赞美和讴歌上:“……偶然抬头一看,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她已变得如此广阔,如此美丽。”这样的结尾既顺理成章,又前后呼应,更突出主题,且自然、流畅、贴切,毫不矫情,毫无做作,实在是充满灵气、巧妙和智慧!毫不夸张的说,在本次征文已见报的数篇作品中,在醉里挑灯网站已发表的一百多篇作品中,像《与》文这样小中见大,构思精巧并让人精神为一振的作品,尚不多见。

 我与作者蔡亚琴素昧生平。读了此文后,想到上网搜索一下她的情况。这一搜才知道,在2011年《盐城晚报》举办的“幸福一家杯”亲情故事征文中,她曾以《连续来电》力拔“头筹”,获得惟一的一篇一等奖。我注意到,那次参赛和获奖的作者中,不乏盐城市文坛的“名家”、“大腕”。她一个80后女孩何以能“杀”出“重围”,脱颖而出?这让我很是好奇。于是,我不厌其烦地搜索,直到辗转来到了她的博客,找到那篇《连续来电》,一读再读,竟和《与》文一样让我爱不释手。说实话,以我花甲之年的阅读和写作经历,在写作技巧上能让我震撼的文章并不多。而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都让我感到冲击和震撼,实在罕见。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后生可畏”的真实含义。两文都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不同的是《与》文以时间、事件为主线,而前文则以作者和爸、妈、弟的对话来叙事,以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人物的心理、表达了亲情爱意。显然,作者意识到只有这样的结构方式,才最适合表达“幸福一家杯”亲情故事征文的主题。这种构思的巧妙,无疑体现了作者的冰雪聪明和文学潜质。有前文的成功在先,她能写出《与》文,就毫不奇怪了。

 据我所知,蔡亚琴还不到30岁,我的点评和赏析但愿不是一种“捧杀”,更不希望成为她骄傲的理由和前行的障碍。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才“刚刚起步”。虽然她的起点不低,但如此年轻的她,需要学习的东西显然还很多,尤其是在阅读面和阅读量的提升方面,在深入生活的观察和勤奋写作方面,在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方面,等等,都需要她不懈地作出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她勇于追求、善于追求、勤于追求并持之以恒,她在文学的道路上一定能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她本人以及80后作者群,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刮目相看的,是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寄托着盐城文学未来的希望。作为一位长辈、前辈,我有理由对她和他们充满期待,也相信她和他们不会让我们失望。

 1995年,我曾有幸因为一篇征文的获奖,赴山东烟台参加过一个文学笔会。笔会上,主办方请来以《高山下的花环》成名的著名作家李存葆给大家讲课,我记得李存葆曾说了这么一段话:“将汉字的小方块排列成稍大一些的方块,并捣鼓得活蹦乱跳,明智达理,梦绕魂牵……实在不易。假如后人选编今人的《古文观止》,如果当今哪位作家有一篇作品入选,那就很值得庆幸,如能选上几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家了。”

 仅以李存葆的这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既是与蔡亚琴小同志以及其他80后文学爱好者共勉,也是与醉里的文友们一起分享。期待李存葆的预言能在盐城作家群体中出现一二,多多益善。

           2012年5月18日凌晨写于何须斋

发表于 2012-5-18 08: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客观。
刘老辛苦了!
发表于 2012-5-18 08: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获奖很少,现在几乎不获奖。 我已经在《盐城晚报》一年多不发文字了。 那些奖,评委是谁?由于评委的眼光,甚至不懂文学的评委。 我读过100本以上的文学理论的经典书籍,对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杂文等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就这样,我也不敢做评委。 所以获奖有偶然性。 这个文学论坛,是严肃的,也是文学的。 跟教授的那篇文字对照,我不说为妙。我连业余作者也不能算的。 我比较讨厌晚报体,也讨厌枪手。因为,它们离文学很远!远远赶不上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报纸副刊。 我的文字,已经不再为副刊而写了。 陈明在一篇回忆的文字谈到:济南军区开了个文学写作培训班。一大堆同学里,就走出莫言与李存葆,已经很不错了。 文学之路,难!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08: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有感而发谈点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严格地说称不上文学评论了,呵呵。
发表于 2012-5-18 09: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词:花甲 凌晨 后生——您老为文之勤勉、为人之善意令人钦敬!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09: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0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敏现在是省作协、南京市作协的副主席了。在她没成名之前,甚至还在南京邮政局当小干事、小秘书时,我就评论过她的作品。至今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关系很好。毫不夸张的说,我是评论鲁敏的第一人。呵呵。用某小品的一句台词形容:“我骄傲。”
发表于 2012-5-18 16: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
发表于 2012-5-18 16: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我小小的一篇作文竟得老师的这般关注,荣幸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在写<连续来电>时,我也曾得到许多老师的帮助,在文学路上有这么多前辈的指导,我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发表于 2012-5-18 16: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起来关注蔡亚琴同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12-5 03:11 , Processed in 0.01174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