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61|回复: 10

【我的文学梦】 难忘的文学副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 0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难忘的文学副刊

去年生病出院后,在家休息了几十天,那段时间里百无聊赖闲得发慌,便翻箱倒柜地把以前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散文作品搜集整理一下,没想到这些年来发表的作品竟然有二三百篇。舒适地坐在暖暖的洒满阳光的阳台上,翻阅着一篇篇浸染着遥远的岁月痕迹的文字,回忆怀念已往数十年与文字相约的每一个黎明或黄昏,心底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感动、感慨和感伤,抚摸着那一篇篇朴实无华、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的文字,不禁再次想起那时伴随着我学习写作学习投稿的报刊和编辑。
那时县图书馆里有份山东的《农村大众报》,文学副刊名叫“沃土”,每周四刊出,全都是刊载农村题材的散文、杂文和诗歌,那些文字篇幅较短,乡土味浓、语句优美,内容尽是乡村里的人和事,乡村里的情和景,那一篇篇文字就象田埂上小河边一朵朵清新娇艳的野花,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淡雅的清香。每次去图书馆,总是最先找来《农村大众报》,翻看着新报纸上新一期的“沃土”。至今我还记得“沃土”上许多散文和诗歌的标题,散文有《乡村月光》、《村头的石碾》、《麦浪》、《秋天的味道》等,诗歌有《乡村锣鼓》、《新嫁娘》、《春联》、《赶集的父母》等。那时我一有空就学习、研究这些作品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探索自己写作的套路,寻找自己写作的灵感,说实话那段时期我创作发表在《农民日报》上的《除夕夜》、《乡村打工妹》等散文都有这些文章的影子。
江苏省委党报《新华日报》的文学副刊叫“新潮”,这名字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副刊上面好多作者都是我心目中的文学偶像,如小说作家赵本夫、汪曾祺,叶兆言、散文和散文诗作家丁芒、叶庆瑞、黄蓓佳等,他们许多优秀的作品经常在副刊“新潮”上发表。那些年我还是一所乡村小学校的教师,每天邮递员报纸一送到,我总是首先抽出《新华日报》中的副刊“新潮”,然后将报纸“据为自有”,把上面一些优秀的作品剪下来贴到本子上,然后闲暇时慢慢翻阅品味、咀嚼和揣摩。那年春节,我陶醉在老家节日浓浓的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喜庆的春联、大红的灯笼、邻居乡亲迎娶新娘子脆响的鞭炮声,蓬勃着我强烈的创作冲动,我从心底萌发出表达和描述的欲望,那天晚上,我一气呵成写好散文《乡村的正月》,第二天用钢笔抄好后便装进信封寄给了《新华日报》副刊部。半个月后,文章发表了,报社寄来了样报,还有副刊文学编辑秦继东老师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的一封信,我至今还记得秦继东老师在那封信里写着“散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流畅,铺陈得还可以,以后多来稿”等鼓励我写作的语句。
老家盐城市委党报《盐阜大众报》的文学副刊叫“黄海潮”(后改名为“丹顶鹤”),也是我八、九十年代从事业余文学写作时的导师和伴侣,我每年都把副刊“黄海潮”装订成几大本,作为学习写作的“教材”。当时的副刊上,活跃着许多业余作者的大名,施建石、杨树立、孙昕晨、姜桦、张晓惠、刘德军、宋步明、王大庆、严红卫、陶天真、张大勇,他们中有人是商场经理、有人是报社记者、有人是学校教师、有人是回乡青年,他们在那个文学繁华旺盛的年代里,在文学的芳草园地里勤恳地耕耘,都曾流过艰辛的汗水留下过深深的印迹,至今仍有好多人遨游在文学的星空里散发着明亮的光芒。那时的报纸还是四开四版,每周一期的“黄海潮”文学副刊上,都能刊载着六七篇精短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均散发着浓浓的乡土味儿。记得报社的老报人张安生、孙昕晨、吴中祥、费如星都做过副刊的编辑。那段日子里,我曾痴迷地热爱着文学写作,每天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编织和推敲文字,先后在“黄海潮”上发表了《童谣》、《本分》、《劳动的滋味》、《十八岁的夏季》、《乡村的秋天》等一批作品,其中《本分》一文还获得甘肃《陇东报》等报刊发起的报纸文学副刊“黄河象杯”全国微型文学大奖赛二等奖。
怀念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报纸文学副刊,她们为初涉社会的我们提供了放飞梦想的星空,让我们领略到文学园地里清新美妙的风景,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无限美好。怀念那些报纸副刊的编辑老师,他们甘为人梯,热心扶持业余作者,让好多热爱文学的年轻人在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彩,拥有着一个丰硕饱满的收获季节。

通联:中国石油淮安销售分公司  董青春
电话:13327966998
邮箱;jsdqch@163.com
发表于 2016-7-1 07: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上你是响水的吧?什么时候到淮安上班?印象中你在哪个乡镇搞报道,好像比马成贵他们迟一点出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09: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闻石8071 发表于 2016-7-1 07:47
感觉上你是响水的吧?什么时候到淮安上班?印象中你在哪个乡镇搞报道,好像比马成贵他们迟一点出道的。

感谢闻石老师对响水的记忆,我在响水周集乡10年报道,后到响水镇5年报道,2016年到淮安中石油工作,又是10年了。欢迎到淮安作客。马成贵在三圩盐场,我曾在他那儿办公室上了10天班,后来没能呆下去,在周集乡时他哥马成华是党委秘书。
发表于 2016-7-1 21: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读过《18岁的夏季》,至今记得文中一段话:“手握光滑的锄柄,磨出了血泡,破了,再结成痂……”深有同感,18岁的夏季,一个充满雨水和泪水的日子。董老师如果出散文集,请予我一本拜读,或者复印一些寄给我欣赏为感!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帽子” 发表于 2016-7-1 21:21
我拜读过《18岁的夏季》,至今记得文中一段话:“手握光滑的锄柄,磨出了血泡,破了,再结成痂……”深有同 ...

感谢帽子老师的鼓励,至今还记得我的《十八岁的夏季》。渴望和醉里的朋友们一起感受、分享写作的感动和温暖。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多年前乡镇办公条件特差,那时办公电脑还没有普及,晚上写文章搞材料,都是用笔一字一字划出来的。高温季节里电风扇扇出来的都是热风,膀上和手臂上的汗水浸湿了稿纸,狭小的屋子里蚊子在墙角嗡嗡的转,小虫子围着灯泡乱飞,我在桌子底下放着一盆凉水,把两条腿放在里面,又凉快又避免蚊子咬叮,那时读书和写作的条件真太艰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08: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jsdqch 发表于 2016-7-2 11:52
20多年前乡镇办公条件特差,那时办公电脑还没有普及,晚上写文章搞材料,都是用笔一字一字划出来的。高温季 ...

文章辛苦事,得失寸心知。
发表于 2016-7-23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作家、诗人都是我朋友,有亲切感。

去过周集,离县城不远,就一次。

见过你写过写得通讯报道,也有一些文学作品。

与夏学海见过,谈诗,喝酒。

许多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6: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茂华 发表于 2016-7-23 09:06
文中作家、诗人都是我朋友,有亲切感。

去过周集,离县城不远,就一次。

茂华老师好,久仰大名,看过您好多作品,一直无缘相识当面请教。学海是我好兄长,前两年刚退休,常在一起。周集曾是我走出校门涉足社会的第一站,我在那里度过近十年的时光。欢迎来淮安作客!
发表于 2019-8-15 11: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副刊上,活跃着许多业余作者的大名,施建石、杨树立、孙昕晨、姜桦、张晓惠、刘德军、宋步明、王大庆、严红卫、陶天真、张大勇

楼主谈到的这些作者发表作品较早,也比较有名气,楼主的贴子勾起我对盐阜大众报黄海潮副刊的回忆,顶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7 09:43 , Processed in 0.03035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