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6|回复: 6

访桥记(外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9 2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盐城︱河海洋



46岁的砖拱桥


        九九重阳,Z先生喊了去王桑古寺。
        真正的是兜风,我们骑着他的二轮摩托,在田野间的水泥道路上穿行,风在衣襟间跑,云在头顶上跑。
        九月的乡村,是染了色的。稻子是黄绿的,树林是黄绿的,野草也是黄绿的,都在生命的裂变中冲刺;扁豆是红的,柿子是橙的,芦花是白的,水是绿的,天是蓝的,土是黝黑的,人是黄黑的;烟囱是硬的,炊烟是软的,丝滑的天空,粗糙的农人的脸。
        曲折的路线,不经意间斗笔蛇行,像是在大地上写行书,这串场河连缀的古镇,水网密布,路的尽头是桥,桥的那头是路,路的尽头又是桥,如此反复,而在通向古寺的一座老桥,留住了我的双脚,它就是王桑桥。这是一座青砖拱桥,虽然桥面和栏杆,用水泥修缮过,但桥孔和桥墩一色的青砖,密密麻麻,砖缝细到没有。青砖曾经是上世纪风靡乡村的时尚,谁家造一个青砖瓦房,必定会引得十里八乡的人来参观,在灰色的村庄上,如宝石一般显目。比青砖稍逊的是红砖,红砖因为不耐风雨的侵蚀,容易剥落,而输在青砖之下。似乎也和水乡人的审美有关,水乡的人,喜欢清爽,一清二白,磊落、淡雅。青砖和红砖比较起来,一个青,一个红,一个淡,一个浓,一个有质朴之感,一个显得过于激烈,青砖的秉性,更像农人,在骨子里,农人和青砖是一样的。走过时代的喧嚣与激越,如今那种散着古朴之风的青砖,已然成为了乡村的活标本。
        一个妇女,正在河边的水码头上,汰洗家用的物品,我们向她打听王桑桥。Z和她隔着河喊,一问一答,像是对歌,有些山区有对歌的习俗,在水乡,我想这隔河互嚷,不就是《诗经》里那些古老的对歌再现嘛,有一些文化的流传,是深入骨髓的,未必有具体的形式,但不知不觉,就流露在人的生活中,我相信这是铁定的事实。
        刚开始,看着那些斑驳的砖块,我料想怕不是明清建筑?走过桥,桥西头南边的第一根栏杆上,写着“一九七一年造”的字样,“七”字模糊不清,分不清是“二”,还是“七”,就去紧靠桥头的人家去打听。说是和她家男人同年,已有四十六年,照此推算,该是“一九七一”。但看那桥的构造,和斑驳的程度,却自有一股民国风翩翩而来,像一个身穿长衫的秀才,在乡间行走,半耕半读间,形成一道乡村的文化风景——耕读持家。我总觉得这种集诗书与田园风格的生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方式,满是怀想。
        桥的东头,竖着“危桥”的警示牌,和我们搭话的妇女说是快要拆,这条路本是横贯东西,沟通富安和富东之间的村级公路桥,多年前公路改道,主路成了无名的辅路,像个落寞的书生,慢慢把自己隐身尘世深处,如果不来细读,谁又能知道它当年的风华?如果就这样拆除,消失的一定不仅是一座桥而已?H说,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和王桑桥一样,也是青砖拱桥,用糯米汁压缝,牢固性特别好!虽然,这些青砖在风月中剥蚀,但桥体在独特的构造下,依然挺立如初,像一道古城门一样,耸立!拱桥,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文化。像王桑桥这样的青砖桥,更是建造史上的奇迹,它也是一种文物,不过存放它们的是天地这个世间最大的博物馆,是人心和一代人的记忆。

渡口和掌渡翁

   
      水乡的桥,是水乡人的脚。
      在桥之前,水乡人的脚是船,是渡口。
      渡口,如今也是销声匿迹,桥还有旧迹,而渡口几乎只剩下旧址。我的记忆中,有两次坐渡船的经历,因为稀少,而至今难忘。
      渡口,必备是人、船和码头。人,称为掌渡者,需配一座小屋,是掌渡者一生的世界。码头,从河两岸像河边延伸,像两条长长的舌头,从河堤上缓缓而下。船,木船、水泥船或者铁船,总之,有什么船,用什么船。掌渡者手里的竹篙,就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人们“指桑骂槐”的那个“桑”。
      一次是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南边的大河叫安时河,是一条东西的主水脉,河面宽广,水流匆急,那个两岸的渡口,不停地有南来北往的人,河南的人要过河到河北,河北的人要过河到河南,撑船的是一个老翁,头发花白,背驼腰弓,却是撑船的一把好手,听说他一辈子就在这河上来来回回,河边有一个小屋,是他的居所。掌渡的人,是和渡口捆绑在一起的,因为夜间也会有人喊着要渡河,那必定是有什么急事。有时候,船在这边,对岸的人等急了,就会大喊,甚至会骂街,掌渡的人,也修炼出了一份好心态,印象中,总是面无愠色。
      也有客气的人,体恤掌渡翁的辛苦,会尊称一声大爷或者大叔,但却是极少的,大多是没上船时,急着上船,上了船又吵着快点上岸。像是用鞭子抽着掌渡翁撑船的手,恨不得他手里的竹篙,不是竹篙,而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我曾仔细看过,那一丈开外的竹篙,在水和掌渡者的手的磨洗中,变得光滑,发亮。即使在冬天,去摸他手中的竹篙,都带着微微的温暖,那是吸取的老翁身体里的热啊,经年累月,竹篙张大了嘴,一口一口吸尽他体内的热和力,直到他老去,死去。
      第二次,登上渡船,是那年去广山一个老中医那里看眼睛。我和母亲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到中午,才到达河口,好像是叫十八里河口,挺有名的,一个三岔河,没有桥,唯有渡船。渡口的格局还是老样子,渡船却是先进了,不用撑竹篙,是挂浆船,但依然是风里来,雨里去。也许是看我们是生面孔,也许是为了省油,我和母亲在岸边等了好久,汗水满脸,掌渡者才把船开过来,在村人的眼里,油就是钱,而力气是不花钱的。回来的时候,还是从渡口过河,夕阳照在宽阔的河面上,也照在掌渡者的身上和他的渡船上,这幅画面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及至多年,总是被想起。如果画成一幅油画,那一定是最美的!
      水乡的水,养育了水乡的人,水乡的水,也曾经裹住了人们的脚,而对突破封闭的寻找,从来不曾停歇——
      于是,渡口;于是,桥。

发表于 2016-10-9 21: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囱是硬的,炊烟是软的,丝滑的天空,粗糙的农人的脸。

海洋的散文语言,充满诗意.若干年后,说不定是位了不起的大诗人!
发表于 2016-10-10 10: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气逼人的海洋。
发表于 2016-10-11 14:3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6-10-11 14:51 编辑

我想泼点冷水:海洋的散文确实进步很大,简单的说,从单一到多变;从应景到多情,到少写到多思,确实进步很大。但是,远远不够,因为对于文学而谈,一个漫长又乏苦之路,路边的光鲜只是暂时的。满园春色很远,或许我们只能在路上!
送海洋一句话:低调,是为了勃起。在地市级小报上发些小稿,甚至在省字,国字号刊物上偶尔发些文字,也丝毫说明不了什么!明白吗?海洋努力!!


发表于 2016-10-12 1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样的文章,很厚实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9: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 发表于 2016-10-11 14:31
我想泼点冷水:海洋的散文确实进步很大,简单的说,从单一到多变;从应景到多情,到少写到多思,确实进步很 ...

谢谢!明白!
发表于 2016-10-12 19: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6-10-12 19:22 编辑

赞扬的话要不要听?要听!我们绝不能否定付出努力后的自我进步。但是面对赞扬绝不能迷失自我,从而陷入一片赞誉覆盖的沼泽之中。清醒的认识自己,客观的对待赞誉,是进步的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3-28 20:56 , Processed in 0.01842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