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08|回复: 11

寻找“冷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6 12:4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云天下 于 2018-5-19 10:53 编辑

寻找“冷蒸”  

文/碧云天下  

(冷蒸,又名麦蚕,是由灌浆饱满、日趋成熟的麦穗,在除去麦芒麦壳后,经铁锅文火翻炒,再经石磨磨制而成的一种条形食物。
中文名:冷蒸
主要食材:麦穗
口味:麦香浓郁,质地松软,入口糯韧
又名:麦蚕
冷蒸色泽青碧,麦香浓郁,质地松软,入口糯韧,风味独特。中医认为其味性甘平凉,有壮筋助骨、除湿去邪、保胃止泻之功效。
冷蒸在南通,淮扬一带较为常见。冷蒸的时令性很强,在初夏的时候,一般为十天左右,麦子黄熟了,冷蒸也就落市了。)               


        “冷蒸”曾经是初夏时小城人的一道尝鲜小食,应时应节,用咱老太爷的话:吃了它,就记住了什叫“青黄不接”;其实我小时候那种闹饥荒的感觉应该是很淡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四岁吧,真记不清有了上顿没下顿是怎样的一种日子,也不知那个特殊时期有没有吃到过“冷蒸”,印象里的吃的“冷蒸”多半是当时还在合德乡下的奶奶带了几次进城,每次都是稀罕的很,外婆老太给我们这一大浪趟细小的每人分这么个一小把,有得一根一根一小撮一小撮的数着吃,那个浓浓的麦香在我们小时候住的八卦阵六角门里久久久久不得散去。         
        也就是在昨天,去南一院探望住院的妹妹,闲谈到这“寻找冷蒸”的话题,同病房的一对老夫妻对上话了:这“冷蒸”呀那年头是讲究的人家才弄得,青黄不接救急时,就是个糊弄青麦仁子水煮煮,三天两头的吃,胀气的很,说个不当人之的话,放屁都是股青膀味。俩老夫老妻都是奔八的老农民,那个记忆实在。真的,这青青的麦穗儿灌足浆后,老话说的这“春黄不接时”救急的它就该亮相登台了。         
        做“冷蒸”是个费事的活,青麦穗微微的淡黄时,剪下来装入布口袋,扎紧了口后用力的摔打,而后扬去麦芒麦皮什的,麦仁子在铁锅里炒的七分熟,凉后放在石碾子里碾压出一条条如青蚕般的麦条条,这“冷蒸”才算弄成了。“冷蒸”时令的很,今天看来绝对是个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不过,那年头的农副产品大可放心,也没什“绿色”“环保”外的说法,只是这“冷蒸”,似乎至今还没有产于反季节之说的说道吧。           
         除了奶奶从合德乡下每到此时带给我们这鲜美的“冷蒸”外,那个年头咱这座小城的街头巷尾,每每到此时,常有小担贩或挎着一个竹篮或担挑两个藤罗筐,竹篮罗筐上盖着个湿毛巾护着,满满青翠欲滴的“冷蒸”和那走街串巷的声声叫卖,曾经勾起了人们多少口水。不过,这即新鲜可口又土头土脸的“冷蒸”呀,此时真不知已几多年了是难得一见难得一寻。当然了,每到这个时节,还是有人会做的,“太费神了,我们庄子上也难得几家做“冷蒸”了,做点点也就是个尝尝鲜,各家分分“,小城的农村,青青的麦田一片连一片的,总有怀旧的馋猫鬼子呀,只是在小城里,我已若干若干年头没有再买到罢了。        
     “冷蒸”,应该是小城人对这道小零食的口语称呼吧,乡里土话的这俗称自然无需什考证的了,当然了,这个“冷蒸”的读音写法或许不对,只是以前的小担贩真的是这么叫卖的,老一辈人也大都这么认可的。至于这“冷蒸”是小麦还是元麦做的怎么做的,不是农人不识农事的我写到的多半是从百度里搜出整理整理而已,不过,那个叫麦“冷蒸”的清香,对于我来说至今仍记忆犹新。
         小城的八零后后的年轻一代肯定是鲜有这道时令小零食的记忆了,而与我年岁相仿的许多同年人,用一句我南京娜姐姐的话:“50多年没吃过了,真想得慌”;是呀,别提省城大都市了,咱这久居“乡喔里”小城的我,刚刚不也说了吗,若干若干年没吃到过了,唉!算来,这时令小零食对于我们这些五零、六零后来说,算的上是个遥运的很馋人的童年记忆啦。         
        此时虽说正当时令,青翠的麦田里麦穗儿正争先恐后的灌浆饱满中,在我们这个小城寻找“冷蒸”却只怕是个美好的愿望吧。小城的曾经丝蛛网般的小巷在旧城改造中早以成为一个个高档的时髦的住宅小区,物业的大叔大爷们可老负责呢,闲杂人等叫卖买,想都别想,更何况小城的“城管”大军,管理那是不漏一个死角。再进一步说,小城乡郊的农业生产早已是轰轰烈烈的机械化操作了,进城承包的承包打工的打工,来钱的头路多着呢,这许多工绪若干道手艺流程才可以制作好的“冷蒸”,偶尔弄点自己儿尝个鲜也就算了,这不近不远的偶尔来一趟运到城里的菜市场,怕赚的几个钱还不够交交通费呢。有时我想,眼下这无孔不入的互联平台,小城特色小吃小小的鸡蛋饼都可以网销网购了,这个时令小食“冷蒸”,应该或者肯定的讲,能够从“淘宝”“天猫”上寻找的到的,只是,只是“冷蒸”真的可能只是咱这个小城人口口相传的一个俗称,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商品,寻找,难呀。呵呵,那些依稀记得这个独特时令小吃味道的人们呀,也就这么个寻找寻找的说说而已罢了……












        
发表于 2018-5-16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零后的我,表示没吃过冷蒸
发表于 2018-5-16 18:5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在盐城的老虎桥菜场看见有卖,只是磨得太糟了,没有那种像小辫子一样扭曲长条,我没有买。
发表于 2018-5-16 21:3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8-5-17 09: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8 12:0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袁老师文章,让我想起了过去苦难的岁月,也让年轻了解到那段历史,那叫冷蒸的美食。作为文学作品的意义,这就够了。
发表于 2018-5-18 15:0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黄不接时救急解饥的产物,当今已是罕见美食。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3:36: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碧云天下 于 2018-5-19 03:45 编辑

寻找“冷蒸”  

文/碧云天下  

(冷蒸,又名麦蚕,是由灌浆饱满、日趋成熟的麦穗,在除去麦芒麦壳后,经铁锅文火翻炒,再经石磨磨制而成的一种条形食物。
中文名:冷蒸
主要食材:麦穗
口味:麦香浓郁,质地松软,入口糯韧
又名:麦蚕
冷蒸色泽青碧,麦香浓郁,质地松软,入口糯韧,风味独特。中医认为其味性甘平凉,有壮筋助骨、除湿去邪、保胃止泻之功效。
冷蒸在南通,淮扬一带较为常见。冷蒸的时令性很强,在初夏的时候,一般为十天左右,麦子黄熟了,冷蒸也就落市了。)               


        “冷蒸”曾经是初夏时小城人的一道尝鲜小食,应时应节,用咱老太爷的话:吃了它,就记住了什叫“青黄不接”;其实我小时候那种闹饥荒的感觉应该是很淡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四岁吧,真记不清有了上顿没下顿是怎样的一种日子,也不知那个特殊时期有没有吃到过“冷蒸”,印象里的吃的“冷蒸”多半是当时还在合德乡下的奶奶带了几次进城,每次都是稀罕的很,外婆老太给我们这一大浪趟细小的每人分这么个一小把,有得一根一根一小撮一小撮的数着吃,那个浓浓的麦香在我们小时候住的八卦阵六角门里久久久久不得散去。         
        也就是在昨天,去南一院探望住院的妹妹,闲谈到这“寻找冷蒸”的话题,同病房的一对老夫妻对上话了:这“冷蒸”呀那年头是讲究的人家才弄得,青黄不接救急时,就是个糊弄青麦仁子水煮煮,三天两头的吃,胀气的很,说个不当人之的话,放屁都是股青膀味。俩老夫老妻都是奔八的老农民,那个记忆实在。真的,这青青的麦穗儿灌足浆后,老话说的这“春黄不接时”救急的它就该亮相登台了。         
        做“冷蒸”是个费事的活,青麦穗微微的淡黄时,剪下来装入布口袋,扎紧了口后用力的摔打,而后扬去麦芒麦皮什的,麦仁子在铁锅里炒的七分熟,凉后放在石碾子里碾压出一条条如青蚕般的麦条条,这“冷蒸”才算弄成了。“冷蒸”时令的很,今天看来绝对是个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不过,那年头的农副产品大可放心,也没什“绿色”“环保”外的说法,只是这“冷蒸”,似乎至今还没有产于反季节之说的说道吧。           
         除了奶奶从合德乡下每到此时带给我们这鲜美的“冷蒸”外,那个年头咱这座小城的街头巷尾,每每到此时,常有小担贩或挎着一个竹篮或担挑两个藤罗筐,竹篮罗筐上盖着个湿毛巾护着,满满青翠欲滴的“冷蒸”和那走街串巷的声声叫卖,曾经勾起了人们多少口水。不过,这即新鲜可口又土头土脸的“冷蒸”呀,此时真不知已几多年了是难得一见难得一寻。当然了,每到这个时节,还是有人会做的,“太费神了,我们庄子上也难得几家做“冷蒸”了,做点点也就是个尝尝鲜,各家分分“,小城的农村,青青的麦田一片连一片的,总有怀旧的馋猫鬼子呀,只是在小城里,我已若干若干年头没有再买到罢了。        
     “冷蒸”,应该是小城人对这道小零食的口语称呼吧,乡里土话的这俗称自然无需什考证的了,当然了,这个“冷蒸”的读音写法或许不对,只是以前的小担贩真的是这么叫卖的,老一辈人也大都这么认可的。至于这“冷蒸”是小麦还是元麦做的怎么做的,不是农人不识农事的我写到的多半是从百度里搜出整理整理而已,不过,那个叫麦“冷蒸”的清香,对于我来说至今仍记忆犹新。
         小城的八零后后的年轻一代肯定是鲜有这道时令小零食的记忆了,而与我年岁相仿的许多同年人,用一句我南京娜姐姐的话:“50多年没吃过了,真想得慌”;是呀,别提省城大都市了,咱这久居“乡喔里”小城的我,刚刚不也说了吗,若干若干年没吃到过了,唉!算来,这时令小零食对于我们这些五零、六零后来说,算的上是个遥运的很馋人的童年记忆啦。         
        此时虽说正当时令,青翠的麦田里麦穗儿正争先恐后的灌浆饱满中,在我们这个小城寻找“冷蒸”却只怕是个美好的愿望吧。小城的曾经丝蛛网般的小巷在旧城改造中早以成为一个个高档的时髦的住宅小区,物业的大叔大爷们可老负责呢,闲杂人等叫卖买,想都别想,更何况小城的“城管”大军,管理那是不漏一个死角。再进一步说,小城乡郊的农业生产早已是轰轰烈烈的机械化操作了,进城承包的承包打工的打工,来钱的头路多着呢,这许多工绪若干道手艺流程才可以制作好的“冷蒸”,偶尔弄点自己儿尝个鲜也就算了,这不近不远的偶尔来一趟运到城里的菜市场,怕赚的几个钱还不够交交通费呢。有时我想,眼下这无孔不入的互联平台,小城特色小吃小小的鸡蛋饼都可以网销网购了,这个时令小食“冷蒸”,应该或者肯定的讲,能够从“淘宝”“天猫”上寻找的到的,只是,只是“冷蒸”真的可能只是咱这个小城人口口相传的一个俗称,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商品,寻找,难呀。呵呵,那些依稀记得这个独特时令小吃味道的人们呀,也就这么个寻找寻找的说说而已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3:3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修改后的《寻找“冷蒸”》。
发表于 2018-5-19 08:3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纳兰容容 于 2018-5-19 08:41 编辑

呵呵,这就是“碾转”,“捻转”,河南的特色食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3-28 23:48 , Processed in 0.01771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