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山好汉 于 2020-7-18 20:36 编辑
道 陈以忠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中小学的生源较为充足,而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为此,招收了一大批民办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解决了各村小和联片初中师资短缺的困难。
这些新招收的民办教师,大多数是通过地方推荐和个人报名的方式,经过教育部门面试后就直接上岗了,有高中毕业生,也有初中毕业生,还有少数的完小毕业生,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根据民办教师个人的学历不同,安排走上村小、联片初中、高中等不同的讲台后,为农村的教育奉献着各自的青春和智慧。
那个年代的民办教师工资很低,还分两部分发放,一部分由乡里按月发放,称之为公助工资,另一部分由村里承担,半年结算一次,称之为民助补贴。
这些民办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各自还要耕种自家承包的责任田,因此,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身,根本不存在什么节假日,披星戴月忙农活,白天讲台上下忙教学。农忙时节相互调课,学校家庭两头兼顾,教学种地两不误。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家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同时划拨一定的名额,让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正式教师,那是一项待遇非常优厚的政策,不但大幅度提高工资标准,而且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就是传说中的“农转非”,大家喜称为“跳龙门”。
民办教师转正的条件除了学历、工龄等硬标准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学业绩,也就是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两次全乡联考,按成绩排定名次确定积分,全乡第一名与倒数第一的积分,那是有很大差距的,这个积分直接影响着转正的先后顺序。因此,乡里组织的各次考试,成了当时悬在民办教师头上的一把利剑,明晃晃的闪着寒光,亮堂堂的充满诱惑。
那时候的考试,都是在钢板上放一张蜡纸,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字,刻好一张蜡纸后粘贴到专用油印机的纱网反面,固定好后,用涂满墨油的橡皮滚轮,一张张地压着推印出一份份试卷,那个工作量是比较大的,几乎每个教师都练就一手刻蜡纸和油印试卷的真功夫。
乡里的考试,总是文教条线的CEO挑选组织一班人,关禁闭似的在某个保密地点,从出卷到刻卷印卷再分装密封一条龙,那时电话很少,更没有手机,与外界隔绝不联系,保密工作是万无一失。监考也是几个学校的同学科老师交叉组合,乡里还专门委派监考组长督阵。
老师们自然是兢兢业业台上教学,勤勤恳恳辅导学生,为的就是考试的优秀率、及格率、均分等要素,抓两头促中间是提分的诀窍,打感情牌、开小灶是杀手锏,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们铆足劲苦学,一派欣欣向荣的教学相长新气象。“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就是那时候流传出来的吧。
有了巨大利益的诱惑,就会有铤而走险的买卖。有一位“聪明”的民办教师走了捷径,作为某小学负责人的他,自然跟乡里的领导走得很近,乡统考前,在夜色中到实力领导家中拜访,喜滋滋的获取了一份只有领导掌握的试题原稿,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某车间第一天生产零件200个,连续生产5天后,零件总数增加到1000个,问,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道基本题,难度并不大,答对率应该挺高的。可是,这位聪明的民师其实教学实力还是不错的,但是,为了“穿钉鞋柱拐杖走路”,想稳稳地夺得第一名。第二天清晨提前到教室,逐题给学生们讲标准答案,生怕孩子们答错了,影响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孩子们都将答案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当试卷发下去时,孩子们看到一道道熟悉的题目,答题的速度也快了许多,特别的兴奋,早早地就交了卷。只有一位成绩中等的小女生,一题一题地慢慢解答,最后一个出考场,跟其他学生对了一下答案,说有一题跟老师讲的不同,其他同学都不服气,数字都一样的,一定是你错了……
等到这次统考阅卷结束后,聪明的老师所带的这个班级有一道题集体出错,只有那位小女孩答对了。这位老师有点不服气,待打开试卷仔细阅读后,发现这道题为:某车间第一天生产零件200个,连续生产5天后,零件总数增加1000个,问,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啊,少了一个“到”!
“给你这么大的支持,均分还被人家拉下这么大?”乡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吃了哑巴亏的“聪明”人,心里暗暗叫苦,明明得到的原稿上有“到”啊。
原来是刻蜡纸的那位高手,知道了这位小聪明的“门道”,烟瘾很大的他,实指望能捞包好烟过过瘾,没想到连一根烟丝都没闻到,就挖了一个小坑,将原稿里的“到”去掉了,也验证一下自己观察的门道。
试题里的一个小小“到”字,却考出了一个曲曲的“道”。
|